- ·上一篇文章:平均数与不等式公式有哪些关系(平均数与不等式公式有哪些区别)
- ·下一篇文章:公考面试应急应变类答题模板(公考面试应急应变)
司法公正申论(司法 申论)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务员考试网特别推荐:2017年申论热点时评“以司法公开回应公众关切”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能力培养和申论热点把握有一定的帮助和促进。
以司法公开回应公众关切
面对汹涌舆情,司法机关既不能充耳不闻、漠不关心,也不能为其左右、人云亦云。坚持实事求是,坚守法治定力,重视舆论而不为舆论干扰,才能真正维护和提高司法公信力。
近日,备受社会关注的于欢故意伤害案在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开庭。法庭采用全程微博直播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庭审实况,成为近年来人民法院司法公开的又一案例。
于欢案引发舆论关注,源于媒体的一篇报道。两个多月前,于欢案进入公众视野,由于信息不够充分,事件迅速引起巨大争议,以至于有人说,“评论太多了,事实不够用了”。的确,缺乏事实支撑的舆论轰鸣,只能让原本并不复杂的刑事案件变得模糊起来,让真真假假的说法乃至猜测满天飞。而查明事实真相,法庭庭审才是最好的平台。随着二审法庭调查的深入,于欢案的来龙去脉和事实真相逐渐呈现在公众面前,有些细节第一次为公众知悉,此前各种缺乏凭据的猜测得以平息,人们的情绪也趋向客观、理性。
事实上,对于欢案二审的全程微博直播,是近年来一系列热点案件司法公开的延续。对包括于欢案在内的社会高度关注的案件,司法机关一直以审慎的态度予以对待,通过司法公开回应社会关切,体现了司法与舆论的良性互动。首例大气污染公益诉讼案,快播公司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康菲溢油案……人民法院通过一系列热点案件的公开审理,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许,司法公信力得到不断提升。
在司法领域,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也是最好的稳压器。通过最大限度的司法公开,可以消弭各种误解和猜忌。于欢案的公开二审再次说明了这一点。通过全程公开,打消了公众对“暗箱操作”的忧虑,使一些偏离正轨的公众舆论回归理性。同时,把案件放在社会聚光灯下,也是司法担当的体现:案件办得对,就是一次普法教育;案件办错了,能够敢于担当、改正错误,也能扶正公平正义的天平。近年来,张氏叔侄案、呼格吉勒图案等一批冤错案件的再审改判,特别是聂树斌案的再审改判,不仅还了当事人及其家人一个公道,而且传递了人民法院勇于担当、实事求是、捍卫公正的坚定信念。
司法公开、释法说理,是司法机关回应社会关注的正确方式。面对汹涌舆情,司法机关既不能充耳不闻、漠不关心,也不能为其左右、人云亦云。如何做到公开和公正?离不开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审判为中心,是现代社会司法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审判案件要以庭审为中心,实现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辩论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于法庭;让法庭而不是舆论场,成为裁定罪与非罪、罪轻罪重的最终阶段和关键环节。通过这一改革,坚持实事求是,坚守法治定力,重视舆论而不为舆论干扰,才能真正维护和提高司法公信力。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对司法机关尤其是手握法槌的法官来说,是一项崇高的要求。其中不仅有法律和程序的要求,也有情理要求和人心诉求。从包括于欢案在内的个案做起,通过司法公开、释法说理,推动全社会筑牢法治信仰、维护司法权威,应该是司法机关的使命。而社会公众也不妨多一点法治的“过程意识”,通过包括本案在内的司法“公开课”,培养更加理性、成熟的法治素养,进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以上就是2017年申论热点时评“以司法公开回应公众关切”评论文章的完整内容,公务员考试网希望这篇范文对考生把握申论热点问题,提升申论写作的语言表达能有所帮助,供大家参考阅读。公务员考试网申论热点时评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更多信息请关注公务员考试网最新资讯。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