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公务员面试提升能力的方法(公务员面试形象如何塑造)
- ·下一篇文章:公考物理常识大全(物理基础知识题目)
幼儿教师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
1.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僻,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 )的幼儿。
A.抑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胆汁质
【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疑虑、孤僻是抑郁质幼儿的特点,题干所述正是针对这类幼儿的。
2.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性人格发展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发生的阶段是在( )岁。
A.0~1.5
B.1.5~3
C.3~6、7
D.6~12
【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幼儿对羞怯发生在1.5~3岁;主动对内疚发生在3~6、7岁;勤奋对自卑发生在6~12岁,而信任对怀疑发生在0~1.5岁,是信任感建立的关键期。
3.先学会说"再见",较晚才学会问"早上好",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孩子早上不愿与父母分离,这是( )。
A.情绪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B.情绪的分化
C.情绪对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D.情绪的社会化
【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行为的目的性和受理智支配的程度很低,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因此,他们比成人更多地受情绪支配,情绪的动机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各种心理活动。
4.儿童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的知识一般是在( )。
A.1~2岁
B.2~3岁
C.3~4岁
D.4岁以后
【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儿童在2~3岁开始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的知识。
[1][2][3][4]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