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申论写作与新闻报道的区别(申论写作与新闻报道的关系)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4 23:11:44

    写作背景:申论从2000年开始作为公务员录用考试科目以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申论研究在中国也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但具有较强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申论研究成果依然极为匮乏。拙论《如何应对<申论>考试》2002年发表后,被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03年1期全文复印,这是人大复印资料迄今为止复印的唯一一篇申论研究论文。该文随后被200多家网站转贴(多数都未署名,或对标题加以了更改)。网上读者对该文鲜明的指导性给予了高度肯定。近年来,我结合个人丰富的培训经验和阅卷经验,对此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编著《申论学》已于2005年7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得到考生的广泛欢迎。本文将就申论写作与新闻报道的关系做一论述,以求能给读者提供切实的指导。

      

      申论就是针对特定事实展开论述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申论是动词,也是名词。作为一种应答方式时它是表示申论这个动作。作为一种应答结果时是指写在纸上的议论文。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申论在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一般是40%),但申论全是主观题,其命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申论答题要求,给定材料,申论要求。其申论要求的基本模式为:1、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要求:概括全面、简要。2、请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材料中所反映问题的对策,要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要求:条理清楚,语言通顺。3、用不少于1200字的篇幅,对给定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论证。要求:(1)简要分析原因、影响,重在论述具体对策。(2)观点鲜明,论证有力。(3)层次清楚,条理分明。(4)语言通顺。书写规范工整。

      

      应答申论,其实则是一种虚拟行政行为。也就是说,申论考试是模拟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时的工作思路、观点、立场、态度、风格、措施等的一种行为。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目的是选拔能胜任行政机关工作的人才,为了检验考生是否具有行政工作能力,需要通过考试来评价。申论考试是通过笔试来检测考生“纸上谈兵”之能力,也即“通过参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练、加工,测试其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其实践操作能力,则通过面试来进行辅助性检测。

      

      如此,考生在应答申论时,除了时间、地点、身份等外在表现形式不同外,其立场、观点、心理等与在职公务员处理国家事务时都要力求相近或相同。这种心理趋同性将直接迅速地反映在考生答题的水平上。所以,考生向公务员的心理趋同是申论考试的内在要求。

      

      基于心理趋同这个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其实现时间的漫长性,与申论应考准备的仓促性之间存在的矛盾,所以我们必须寻找一条捷径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三年多的研究中,我逐渐从阅读报纸中悟出了一个道理:申论写作可以就近地从新闻报道中吸取宝贵养料,考生其实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读报来实现提高申论应考水平这个目的的。

      

      认识到这个道理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摸索和思考,并通过实践来证明的。认识这个道理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源于我对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宜宾日报等党报头版新闻的高度关注,那时我的认识是,这些新闻报道是一国、一省、一市最重要的新闻,不容错过;其制作者群体是最优秀的媒介人群,值得信赖。第二阶段,通过大量的阅读,我逐渐发现,头版报道的内容多数都是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会议讲话、工作情况,其针对的通常是各级各地带有普遍性的事件。其新闻报道的主体内容通常都是由问题与对策组成的,并且多数是按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顺序展开叙述或论述的。第三阶段,在研究申论应考过程中,我发现,会议讲话报道和工作情况报道中除去新闻这个形式外的其他内容,是符合申论要求的文字。工作情况报道的问题与对策两部分分别对应申论要求的概括问题与提出对策,而新闻报道引用的讲话内容则是申论进行论证的典范。

      

      揭开了新闻报道中隐含着申论内容的面纱后,下一步就要研究如何发现、整理、学习、借鉴这些申论内容。

      

      第一步,画圈。将党报,也就是各级党委机关报中的头版新闻中有条件隐含申论内容的新闻画圈。标题新闻、集纳新闻、短消息、单一性突发性事件报道、长篇通讯等不属于此列。从篇幅上讲,八百字到一千五百字的消息类新闻报道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对新闻缺乏了解的考生可关注其标志:在其标题下的正文开始有“本报讯”字样的讯头或“新华社某地某月某日电”字样的电头就是消息。请大家认真阅读此类新闻。以下如无特别说明,所称新闻报道均特指此类消息。

      

      第二步,显形。将新闻报道中的形式性内容进行剥离,露出申论的基本框架。首先,将新闻报道的标题进行分析,留下适合做申论标题的那栏标题做为标题。如领导讲话标题,号如式语言等。其次,将导语中介绍时间、地点、参与人物等的语句删去。再次,将新闻报道中的一些过场性语句删去。最后,将不是领导讲话内容或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事务管理方面的语句删掉。简言之,就是留下新闻报道中“是”申论的内容,删去“不是”申论的内容。这时候,申论的大体轮廓就比较清晰了。

      

      第三步,整理。将新闻报道中的申论部分内容进行整理,使其语句通顺,意思连贯,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首先,采用标题显旨的方式,从新闻标题中抽取出申论标题。可以根据原标题反映的主要意思来拟,有时也可以照直引用原标题。其次,按照申论的行文要求,也就是逐层展开的要求,组织“是”申论的相关内容。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组织。事实上,新闻报道在引用时,通常都是按这样的方式来引用的,所以不会太费力。

      

      根据以上三步法做出来的申论,是典型的申论范例。发现这样一种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当前的各种申论参考书中,在各种学术期刊发表的申论研究论文中,鲜有发现申论写作与新闻报道的内在联系的,引用文学作品做申论范例的也不少,这是不符合申论的实际的。新闻的生命是真实,申论的给定材料的基本要求也是真实,建基于相同要求之上的申论写作与新闻报道,“本是同根生”,其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那些引用文学作品做申论的基础材料的例子不可取。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