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和繁申论作文开头(申论作文通用开头结尾)
申论作文永远是横亘在考生面前的一座“高山”,如何才能征服这座“高山”,实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呢?下面公考资讯网就从作文的开头开始说起。
俗话讲“万事开头难”,很多同学在写开头的时候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理不出头绪,所以只能要么跟着感觉,要么跟着模板写。“随着……”成了大部分同学开头的主旋律。其实开头写作并不复杂,只要能够找准合适的切入点,简洁明了的表明总论点,直抒胸臆就是好开头。开头贵在“简”,要让阅卷者直截了当地看到考生在写什么,在围绕什么写。总论点在立意的环节通过题干和材料已经确定了,那么开头要从哪切入才更好呢?下面推荐大家从作文题干关键词切入的方法。
以2018辽宁省考申论题为例,作文是命题作文——《论气节》,那么考生在写作文开头的时候就可以从“气节”这个关键词切入,稍微解释气节的内涵后面加上简单的分析最后亮明观点就可以了。比如:气节如山,坚韧,巍然,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气节如水,淡泊,超然。胜不妄喜,败不惶馁。气节如钢,正直,不屈。顶天立地,从不屈服。古往今来,气节是忠诚祖国的理想信念,是追求公平的矢志初心,是邪不压正的一身正气。因此,五路何时,当存一份气节在心间。
在写申论作文时,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题目,大家切记在落笔切入时不要离题万里,空谈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口水话不会为文章增色反倒会让阅卷人倒了胃口。因此在写开头时,把握住一个核心就是简单,抓住一个切入点就是题干,搞清楚一个必写的就是总论点。写开头要走的路就是以题干为出发点,以总论点为终点,在中间填补上一些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现状,可以是题干的内涵,可以是影响原因,只要通顺,逻辑清晰即可。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