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真题(中国传媒大学新闻考研真题)
- ·下一篇文章:武汉大学考研专业课真题(武汉大学085211专业课)
经历政治历练(政治经验)
首先我愿意,其次我受朋友的委托,把我的考研政治复习经历(不说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对那些想提高学业的朋友有所帮助。写的很主观,也希望朋友们理解。
1.自我介绍
男,2009年毕业于普通二级大学理工科,计算机专业。他不讨厌文科的东西,也尊重文科的朋友。工作一年后,他辞职考研。 2011年政治考研成绩89分(客观49分+主观40分)。
2.回顾经历
注:文中提到的书名和人物仅与我的审阅经历有关,并不完全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1.准备阶段
时间:九月初考试大纲公布后一两天(政界人士大多从此时开始复习)。
任务:明确政治考研考什么,怎么考,即考哪些科目,各科目所占比例以及相应的考试形式。
使用书籍:考试大纲+大纲分析(小红书)。
具体经历:
1)考试大纲发布后,我第一时间购买了考试大纲和大纲分析(小红书)。恰逢辅导机构来学校解读新课程大纲。我花了两个小时听了考研政治入门课。
(1)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明确,包括考试涉及的科目、各科目所占比例以及对应的考试形式(例如正式政策上只考客观题,只考主观题)关于当代主题),以及每个主题命题的大概问题数量。
(2)要点标记新大纲的变化(往往大纲的变化会成为命题的重点)。
(三)对政考目标、命题趋势和重点热点有一定了解。
2)新大纲变化内容,教育部考试中心不予公告。想要准确掌握新大纲的变化,就必须自己去寻找。于是我又从网上下载了一份变化总结,对比了一下前后。这真的很有用。缺少的地方。
3)另外,现在互联网发达了,你身边每个人都有考研的兄弟姐妹。你要好好利用这些资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2. 第一轮
时间:9月初至10月初
任务:宏观把握政治考点。
使用书籍:考试大纲+大纲分析(小红书)+辅导课录音
具体经历:
注:关于参加辅导班、听辅导班录音,是否会对我们的复习有帮助。我认为这个因人而异。有优点也有缺点。有的朋友因为参加辅导班而获得高分,有的朋友则远离辅导班。我辅导班的朋友考试成绩很好。我认为关键在于我自己对学习的态度。
1)在正式复习之前,我认真做了2010年真题的客观部分,主要是了解出题者的命题逻辑,然后复习的时候就会更有针对性(据说有的人能考超过不复习就给了30分,我想我只考了19分,说明我的基础不好)。
2)按照复习计划,把小红书读到大纲,每天20遍左右。
(1)很多热心的朋友会把自己辅导课的录音上传到网上。它们内容全面且易于获取。我下载了它们。
(2)阅读小红书之前,我浏览了目录,听了每个主题的第一段录音,大致了解了该主题的框架、特点和要点。
(3)重点是按照自己的计划,按照大纲阅读小红书。我计划在一个月内第一次阅读它。我每天大概会花一个多小时(饭前、饭后、睡觉前或者复习其他科目累了的时候)。看20页,目录就代表了这个学科或者章节的知识体系。各级目录(各章及内部标题)一般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排列的(如毛泽东、邓三、石刚是按照时间和历史发展的顺序排列的)。我读得很仔细。每当我开始一个新的章节或结束一个章节时,我都会阅读该章节的标题。第一次读完红宝书后,我就几乎能回忆起红宝书的内容了。
(4)每个人的阅读习惯可能不同。有些人不想在书上画画。当我看书的时候,我总是画出我认为重要的地方。以后我会集中精力阅读它们。在评论结束时,我将阅读它们。我画过的地方。
3)第一次读完小红书后,我又认真地把2010年真题的客观部分做了一遍。当我再考的时候,发现很多问题还是模棱两可的。结果我还是犯了很多错误,大家都会忘记。这次又没什么,只是正常。重要的是我发现我犯的错误几乎都是第一次就做错了(错题很重要,要么忘记了,要么没听懂,要么是固定思维造成的),甚至我以前的错误在一些问题上我的理解都是错误的(我知道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些问题问得很详细。当然,有些题出自小红书原文(据说每年纯知识题占20分左右)。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断巩固复习过的知识,从每一轮复习中都有所收获。
4)至于小红书哪些部分不需要看,我都看过了。第五部分是形势与政策(小红书里没有)和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这部分只是为了保证政治纪律的完整性,主要是基于时事的主观话题。只有几点重要的,比如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等)我读得最少,当作课外读物。另外,第一次读完之后,我几乎什么都不记得了。不读三四遍,很难将小红书里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3.第二轮
时间:10月初至11月中旬(现场确认报名)
任务:精读小红书。
使用书籍:大纲解析(小红书)+辅导课录音
具体经历:
1)辅导班的讲义全部按照小红书编排。另外,有了第一次阅读小红书的基础,可以听小红书前面的录音。
2)每天早上、午休前或晚上睡觉前,我都会花几个小时在小红书前听录音。我每天都会听两个小时左右。我的MP3播放器比较差,没有倒带功能。每次听都听不懂。我会记下回到宿舍的时间,然后打开电脑再听一遍。我边听边记笔记,直接抄到书里。不过大部分知识点都来自小红书原文。
3)第二天早上,我会看小红书,把昨天录音复习的内容和我做的笔记读一遍。我个人认为这次复习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特别是对于辅导班的学生)。
4)政治学中最晦涩难懂的东西,也是学完后终生受益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如果你看书有困难,不明白里面讲的是什么,我强烈建议你上网查一下张俊芳老严马哲讲授的一些讲座。录音(最好多听几遍),我个人认为张俊芳先生在考研界的哲学大师名声绝非浪得虚名。
5)我不否认辅导班的导师有时会有意无意地走得太远。我想有一天考研结束,政治都快被遗忘了,别说老师的名字了,也许老师班上有人做得太过分了。一个故事(比如历史纲要中的一段野史)还历历在目。学好每一门学科都需要兴趣,而不仅仅是渴望获得高分。
4.第三轮
时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
任务:通过大量选择题巩固知识点。
使用书籍:大纲分析(小红书)+《张俊芳2100题》客观题
具体经历:
1)开始做题之前,我大致统计了每章的题数,布置了每天的任务计划,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
2)做题之前,我总是先把小红书章节的内容看一遍,然后覆盖答案模拟考试,最后粗略算一下准确率,这样心里就有数了审核效果。我犯的一些错误比较好。这些问题将被标记(用五角星和三角星表示重要性)。完成每一章后,我会回去再次浏览标记的问题。
3)我会把《2100题》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并且在小红书上有好的答案画出来。小红书里没有提到的问题都会被点掉。
4)后期时间确实很紧张,但我最终还是坚持把《2100题》客观题部分做完,因为我曾经听老师说只需要2000道左右的练习就可以覆盖所有的考点,而我并没有找到任何其他点来巩固知识。一个好方法。无论如何,我相信了它,并认真地遵循了它。
5)原计划是完成目标部分后,再仔细阅读目标部分《2100题》。由于时间太紧,我只看了《马赫》和《马经》的部分(你一定要多了解一些)。
5.第四轮
时间:12月中旬至元旦
任务:详细记住考点,开始做模拟题。
使用书籍:大纲分析(小红书)+《导航最后三套题》+《肖秀荣最后四套题》+《任汝芬序列三》时事部分及知识框架
具体经历:
1)在背红宝书上自己标注的知识点的同时,同时做模拟题。
(1)虽然背一遍要花很长时间,而且背一遍就忘记了,但我相信背一遍的效果比读几遍要好,印象也会深刻很多。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就面对任三的知识框架,从第一章背到最后,但只记住自己标注过的知识点。
(2)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做一组模拟题。小红书背完之前,我一共做了《导三》(主要是热身)和前两套《肖四》(模拟考试),因为政治考场我时间充裕,而且我仅模拟系统一次。我主要做的是客观题。对于主观问题,我只是想思考一下,稍微概括一下。我做的时候感觉还好。其实我答完答案后并没有做得很好。我的平均分只有30分(也就是说有的人没有达到30分)。
(3)插入真实经历。做完第二套题《肖四》后,感觉很好。在我得到正确的答案之前,我什至认为我不会得到正确的答案。做对了之后,我绝望了,只做了25道。这时候我停止做题,反思,发现了很多原因(比如做得太快,知识点没记牢,红题没有做完)书和马虎等等),也找了一些向朋友学习(朋友建议我做真题,2010年的最后一天,我买了Rufen的《例年真题解析》,想做几套)选择题,后来因为时间不允许我没有做,而是用了主观部分)。
2)开始回顾时事。
我用的是任如芬的序列3,任如芬老师总结的时事材料应该算比较完整了。我先把它当作阅读材料仔细阅读,并标记出提出问题的地方。我开始回过头来思考接下来的问题。前面材料的答案我就不标注了。我会做几次。在我觉得我几乎可以做对之前,我不会标记答案。我会将错误的选择和热门话题标记为后续回顾的重点。模拟题中时事题也会回归到时事素材(有一些点在复习时是100%无疑问的,所以可以直接点掉。复习完后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感觉。我认为政治考试最重要的是要达到教育的目的(以能够弘扬国家威信、体现和谐为重点)。
3)总结模拟题。
(1)模拟题中,所有红皮书中没有的知识点都会被剔除。
(2)对于模拟题中的客观题,我会在小红书上找到相应的考点,在页面顶部折一个小角,在考点上用几个字标记出来。小角落。我也会总结一下时事部分。《任三》。
(3)在总结模拟题的同时,我也背完了小红书。这时我已经跃跃欲试,想做另一套模拟题来证明自己。
6.第五轮
时间:元旦后至1月中旬
任务:继续做+总结模拟题,熟记大题。
使用书籍:大纲分析(小红书)+模拟题(《导航三套题》+《肖秀荣四套题》+《任汝芬最后四套题》)+《例年真题解析》+《最后20天20题》
具体经历:
1)主动跟文科的朋友问了两套模拟题(《肖四》,最后两套,每套35分)。在回答答案之前讨论彼此选择的依据。文理科朋友的思维可以是一个优势。优势互补,如果能够取长补短,收获将会很大。
2)我大概做了《任四》,每组差不多可以得到35分。我会继续仔细总结红皮书中模拟题上出现的考点。我将详细总结它们并重点关注相似点。
3) 这时,我开始感到有些紧张了。为了缓解紧张的情绪,我在自习室外用20天的时间背了模拟题中的主观题和20道题。模拟题重点为《肖四》,其他选题。 20天把20道题全部背下来,重要的点记住不止一遍。然后你会发现资料中的很多命题点都很重要。
4)总结主观问题以及如何回答。
(1)总结近五年《例年真题解析》的主观考点(考研政治从2010年开始有较大调整),发现哲学有几个点是重复命题,其他题基本没有三年重复一次,考试题不一定是当年的热门话题(比如2009年建国60周年的考试,2011年建国90周年的考试)当然,这些肯定会是当年回顾的重点),但当年召开的十中全会一定是重点。这些是可以问的关键点。评审材料基本齐全。
(2)关于如何回答问题,首先要明确问题所问的是什么。分为三个步骤:先回答是什么,然后解释相关理论,然后将理论与材料结合起来。
(3)有足够的时间回答政治问题。客观题一定要放慢速度。不要马虎。选择所有多项选择。主观问题必须写得清楚、组织得当。越多越好。此外,在回答主观问题之前,你必须给出一个总体概述。答题卡,不要答错地方。
7.决赛
时间:1月中旬至考试前
任务:最后一遍复习笔记(小红书+主观题总结)
使用的书:大纲分析(小红书)+自己总结。
具体经历:
1)把小红书折角页上标注的知识点看一遍,然后把时事看一遍,按计划在考试前完成。
2)回顾一下你总结的主要主题,主要是要点。
3) 最后一轮在考试前一天晚上结束。此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审核的完整性,安心,避免恐慌。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减法的四种算法(减法的四个运算定律) 作者:admin
8月底,考研大纲即将公布。预注册将于9月进行,正式注册将于10月进行。考研初试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朋友们早出晚归,努力复习、收集各种材料。很多人的状态可以用“忙、累、慌、乱”来形容。是不是意味着复习越努力、收集的信息越多,考研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呢?并非如此。考研,你要学
第2篇 mpa管理类联考考什么(管理类mpa联考过国家线难吗) 作者:admin
1.学校声誉虽然MPA的学习内容与各学校的基础课程非常相似,但附加课程却明显不同,具有很强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和重点与各学校的专业特长和教学领域有很大关系。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学校有以海关为主的课程,农业院校有以农业或扶贫为主的课程等。考生在选择时应根据自己的喜好考虑学校的声
第3篇 考研政治真题试卷pdf(考研政治真题试卷2022) 作者:admin
摘要本文主要从五个角度论证研究生政考试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研究生政治考试试卷是研究生政治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真题真题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应对考试。其次,通过分析真题,可以了解考研政治的考点和命题思路,有助于提高备考效果。第三,通过分析真题,可
第4篇 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2020年云南大学研究生) 作者:admin
云南大学研究生2023录取摘要云南大学是云南省重点大学之一,以优良的学风和丰富的研究资源而闻名。随着时间的流逝,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即将拉开帷幕。本文将从五个角度论证并详细介绍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的重要性以及招生政策的变化。1.录取政策的变化云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2023年招生
第5篇 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研究生好考吗(南京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 作者:admin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经验摘要本文旨在分享我作为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的经历。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论证这一点,包括准备计划、复习方法和技巧、面试准备、学术研究和准备阶段的实践经验。本文总结了我在考研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希望对即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