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考研英语阅读理解选标题(考研英语阅读例证题的标志性词汇)
- ·下一篇文章:考研英语基础阶段干嘛(考研英语复习计划表)
新闻系研究生导师偏爱哪类学生呢(研究生导师喜欢男生还是女生)
我听说很多研究生都曾抱怨过他们的导师;
我也不止一次听到很多研究生称赞他们的导师;
即使是同一导师的两名研究生也可能属于这两类。
我听很多正在考研的人都提到过同样的问题,这位导师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
我也听到很多研究生毕业后迷茫的人都说了同样的话,我该怎么做才能成为导师喜欢的研究生?
虽然这些都是众说纷纭的问题,但却是很多考生共同的疑惑。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一件事。其实很简单。导师眼中完美的研究生是什么样的?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记者专门采访了两位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著名研究生导师,了解一下他们心目中的“完美研究生”。
面试目标:
肖东发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肖老师多次荣获北京市、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 1994年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
李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李老师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教育部、省社科基金项目,成为河南传媒行业的领军人物。
我与两位教授的认识是偶然的,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却很深厚。作为一名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记者当年的本科论文讨论了大学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国内对此问题的主要专家有北京大学肖东发教授、武汉大学黄显荣教授、河南大学李建伟教授等。教授。因此,两位教授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此外,由于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力,也有不少学生想申请其研究生。因此,寻找他们心目中完美的研究生就显得更加迫切。同样,作为国内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专家,他们对研究生培养的看法也具有代表性。
只有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才能达到完美
两位教授都培养了多名研究生,其中不乏各领域的杰出人才。当被问及招收研究生的标准以及对研究生的期望时,肖东发教授告诉记者,“我喜欢脚踏实地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努力学习的学生。 “同学们,学术、科研能力确实是一方面,但只要肯努力,愿意学习、钻研。”肖教授在采访中不断强调,年轻人一定要多读书。或许,很多教授并没有按照特定的标准来招收研究生。他们只是对研究生寄予厚望。就像肖教授一样,他在《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书中真诚地提到:“提着灯读书,枕着枕头睡觉,我还是希望年轻人能够抵制各种诱惑,珍惜自己的宝贵时间,多读书,懂得做人。”读书,共建书香社会。”
当然,目前研究生申请导师一般都是双向选拔。学生申请导师,导师也会选择学生。每个导师都会根据自己的需求,从申请的学生中挑选出资质合适的研究生,而这个需求可以有很多种,比如选题,比如自己的研究方向。在谈到自己期望的研究生时,李建伟教授说,“没有固定或特殊的标准,但我通常会选择学生会项目作为重要举措,因为它经常涉及一些省级、国家级等重大项目。对科研能力的要求比较高。相对而言,我更喜欢那些能够为研究项目提供时间和精力的全日制研究生。当然,最好有一两个本专业的研究生。因为有些话题或者项目是这个专业的学生理解能力比较强的。”
虽然没有固定的标准,但他们都谈到了自己的期望。为了实现这一期望,努力成为他们眼中的“完美”研究生,应该重点培养哪些方面呢?
李教授提到,目前研究生水平参差不齐。新闻、传播学等专业几乎一半是跨专业,专业基础非常薄弱。因此,跨专业学生应该多读专业书籍,多写学术论文。夯实你的专业基础。 “以我的研究生为例。他们需要不断提高学术和科研能力。我每年至少带他们出去参加一次大型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此外,我还让他们和我一起做一些重要的项目。通过提交会议论文并帮助我完成项目,我可以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此外,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也很重要。我要求学生在研究生二年级下学期或者研究生三年级的时候,去新闻媒体实习三个月。或者说,而且最好尝试另一种媒体,这样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同时在实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以自己的研究生为例,李老师认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应该重点培养自己的专业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肖老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与李老师类似。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似乎是两位老师都关心的问题。除了科研方面的训练,肖老师在采访中还强调独立思考。他希望自己的研究生能够积极主动、独立思考,积极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现代教学必须把握时代脉搏,打破教师的单向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沟通。因此,我在教研究生时,讨论的分量远远重于讨论的分量。”教学,让研究生能够更快地“行动起来”,他们就会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和突破。”肖老师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还鼓励学生创新。
这两位教授在很多申请者的心目中似乎是高不可攀的。在了解了自己期待的“完美”研究生后,他们发现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就像很多人常常崇拜名牌大学一样。我感觉自己永远达不到,但是殊不知,只要你努力,努力学习,那些名校老师的机会也可以属于你。
有针对性的培训为“完美”创造条件
学生就读研究生的目的不同,对研究生的期望也不同。有些学生出于学术原因进入研究生院。这些学生只是喜欢阅读和学习。他们去读研究生只是为了继续深造。随着就业形势逐年紧张,不少学生开始攻读研究生,以瞄准未来的就业岗位。这些学生攻读研究生院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学历,并为未来找工作获得更大的优势。导师如何对待这些不同目的的研究生?他们在训练时有什么偏好吗?两位老师向记者这样回答。
李老师说:“我觉得为了学历和更好的工作去读研究生并不是一件坏事。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总是要适应生活和社会的需要。随着大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数量和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使得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紧张。很多媒体和大学都把研究生作为就业要求,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认清这个现实,像很多用人单位所期望的那样,有目的地读研究生,培养更多的实践能力,并不是适应社会的方法。 ”
残酷的就业现实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考虑到研究生的未来发展,李老师也开始为这些以就业为目的读研究生的学生创造一些条件。对于不同目的和期望的研究生,李老师并不强迫他们都学习。相反,他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和期望为他们创造机会。采访中,李老师告诉记者:“我通常每年入学时都会了解每个学生读研究生的目的,并根据学生的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对于就业的学生来说,我会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实习和实际操作的机会,为那些想在高校工作的人和想从事媒体工作的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比如想从事媒体工作的人。重点培养他们的采访、写作、编辑、评审、审稿能力,想在高校工作的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讲课、制作课件等机会。对于想要进一步深造的研究生。学习的时候,我一般都会带他们多做一些课题,安排他们多做一些学术研究等,进行锻炼。”
李老师还根据每个研究生的特点,根据自己的课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强化各方面的能力。他告诉记者:“我平时涵盖的课题很多,会根据不同的课题培养研究生不同方面的能力。比如,对于需要研究和统计分析的课题,我会教他们如何做调查研究,如何做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如何抽样,如何做调查报告,培养他们的研究交流基础。 ——比如统计,需要深入整合分析的历史文化专题,重点培养他们的历史整合能力。
当被问及对不同目的的学生读研的看法时,肖老师告诉记者,读研无论是为了就业还是为了继续深造,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目的,然后丰富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目的方面。他说:“研究生学习需要认真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很多人毕业后都会去工作,但在工作之前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所以研究生期间还是需要多读书。”报考大学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文化基础,这些其实都是为工作做准备,和研究生想要深造一样,新闻行业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现实中,很多研究都是空谈,所以很多学生读研是为了工作,但在读研期间却为了一些眼前的利益而迷失了自己,我觉得这是背离的。的根本目的”。
作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肖老师指导了多名研究生。然而,学生始终是肖老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目标,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己的价值,肖老师将自己的社会资源与教学相结合,竭尽全力为学生提供服务,如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组织参观等。到故宫,印刷博物馆支持学生进行研究,仔细修改文章并推荐出版。此外,还通过广泛的课堂讨论、论文写作指导、学术沙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他的研究生感激地告诉记者,“只要是有助于学生成长和成功的,肖老师都愿意”。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件事,这对于一个成功的、著名的教授来说是非常罕见的。”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好评。这应该是对肖老师培养学生最好的回报。从他毕生为研究生创造的各种机会和条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厚望。
读研究生的目的可以有很多,但明确自己的目的并有计划地努力实现会让所有目的变得更有价值。肖老师的话一语中的。看来,成为他们心目中“完美”的研究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教授们会尊重学生的想法,并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条件。当然,如果你想成为他们心目中“完美”的研究生,你首先要懂得如何与你的导师沟通,让他们理解你的想法。这就涉及到一个更重要的问题,研究生应该把导师安置在哪里?
学生应与每位老师保持沟通
说到培养学生,似乎每个老师都能讲不完。采访中,两位老师不断提到自己的学生,脸上总是带着些许兴奋,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这笑容里带着喜悦。更多依然自豪。也许研究生更像他们的孩子。一对一的指导和日常互动,让导师为学生奉献最大的关怀。很多时候,这些导师对待研究生不仅是学术上的指导,还包括他们的性格、生活、行为方式。
就像肖老师讲到这个话题时,他难掩笑容说道:“我愿意和这些年轻而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接触,他们是未来社会的人才!”肖老师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自己的学生在一起,看着自己带领的研究生一点点进步,收获研究成果。肖老师认为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阅读需要一定的深度,导师的指导会帮助学生更快地拓展思路、提升能力。因此,他通常只教授学生研究方法和思路,试图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不是限制研究方向。
肖老师强调,研究生除了学术水平外,还应该注重一些能力的培养,比如为人处事等。这也让记者感受到,肖老师对这些研究生的方方面面都很重视。采访中,肖老师把学生的事情当作最重要的事情。这种大爱、无私的精神让我无数次感动。 “北大的学生都很优秀,能向他们传授知识是我的荣幸;能教出比我优秀的学生是我最大的欣慰。”这些谦虚的话语,蕴含着肖老师对学生的爱。肖先生的厚望体现了他无私、伟大的人格。
采访中,记者见到了肖先生的几位研究生。万丽辉,博士来自台湾的先生说:肖特别喜欢脚踏实地的人。他总是尽力帮助那些选择攻读博士学位的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争取奖学金。”博士生李武说:“他有东北人特有的豪爽、率直。他经常邀请博士、硕士共进晚餐,讨论学术问题。肖老师也称其为我们的“弟子沙龙”。我们为一些生活困难的学生争取奖学金。我们还为大家带回了精心挑选的礼物。 “不用说,从他们的评论中,我们感受到了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那种友谊。就像家人的关系。
李老师也一直强调要多与导师接触,与导师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导师更容易了解学生的需求。他说:“有些学生很聪明,懂得利用导师的资源。其实,作为院长,我接触过更多的学生,对此有更深的感受。很多不是我监管下的学生很多时候他们需要人做一些课题或者项目的时候,遇到了就会给他们,其实机会也是这样获得的,不仅是导师,学生也应该有很好的机会。和每个老师的关系,经常和老师交流也会给这些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如果一个学生读了三年的话。而且导师根本不认识他,我首先会怀疑他与人交往的能力。”
谈及研究生应该把导师放在什么位置上,李老师告诉记者:“我觉得老师首先是,需要受到尊重。此外,更重要的是与导师相处融洽,成为一个好人。”导师只有和我们所教的学生的需求、优势和不足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其实主动权在于研究生自己,也在于你。不必主动与导师沟通,表达自己的意愿,导师往往会忽视你:“学生跟随导师,有时不仅学到了导师的知识和文化,还学到了很多东西。”更多的时候是学习他们做事的态度和风格,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生正确对待的,在我举办一些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的时候,他们应该尽力帮助老师做一些事情。通常会给我的研究生分配很多任务,并且他们通常负责所有这些任务。行程安排等辅助工作。”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师生关系,而更像是亲朋好友,在学术上给予指导,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在工作学习上给予帮助。无论是导师还是学生心目中,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研究生,需要双方的沟通和共同努力。睿智淡泊的肖东发老师和冷静谦虚的李建伟老师用他们的言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他们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文化,还有学术严谨性和做人品德。谦虚,为人处事有很多原则。作为一名研究生,记者也深深感受到了导师的关心和帮助。很多时候,他就像一个父亲,严厉中带着殷切的关怀,严厉地批评你的错误,指责你学习和工作中的错误。采取不认真的态度,然后关心你的生活和未来。
采访已经结束,但关于这个“完美”话题的讨论还远没有结束。 “完美”研究生,这个看似很难达到的标准,经过两位导师的解读,变得简单明了。也许在他们心目中,每一个研究生都是“完美的”,因为那些研究生是他们的。孩子。然而,每一个研究生都是“不完美的”。主管更多时候看到的是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努力,所以这些缺点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其实,就像电影《非常完美》的主题一样,世界上的事情总会有不如意的一面。最大的“完美”其实也包含着一丝不完美。只要处理得当,那一丝不完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相关文章:
第1篇 减法的四种算法(减法的四个运算定律) 作者:admin
8月底,考研大纲即将公布。预注册将于9月进行,正式注册将于10月进行。考研初试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朋友们早出晚归,努力复习、收集各种材料。很多人的状态可以用“忙、累、慌、乱”来形容。是不是意味着复习越努力、收集的信息越多,考研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呢?并非如此。考研,你要学
第2篇 mpa管理类联考考什么(管理类mpa联考过国家线难吗) 作者:admin
1.学校声誉虽然MPA的学习内容与各学校的基础课程非常相似,但附加课程却明显不同,具有很强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和重点与各学校的专业特长和教学领域有很大关系。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学校有以海关为主的课程,农业院校有以农业或扶贫为主的课程等。考生在选择时应根据自己的喜好考虑学校的声
第3篇 考研政治真题试卷pdf(考研政治真题试卷2022) 作者:admin
摘要本文主要从五个角度论证研究生政考试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研究生政治考试试卷是研究生政治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真题真题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应对考试。其次,通过分析真题,可以了解考研政治的考点和命题思路,有助于提高备考效果。第三,通过分析真题,可
第4篇 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2020年云南大学研究生) 作者:admin
云南大学研究生2023录取摘要云南大学是云南省重点大学之一,以优良的学风和丰富的研究资源而闻名。随着时间的流逝,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即将拉开帷幕。本文将从五个角度论证并详细介绍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的重要性以及招生政策的变化。1.录取政策的变化云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2023年招生
第5篇 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研究生好考吗(南京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 作者:admin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经验摘要本文旨在分享我作为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的经历。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论证这一点,包括准备计划、复习方法和技巧、面试准备、学术研究和准备阶段的实践经验。本文总结了我在考研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希望对即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