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考研

    联系导师对考研复试有用吗(联系导师对复试有帮助吗)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15 13:06:14

    每年考研复试之前,考生最难的题是什么?是的,就是要不要联系导师。有些人反对与他们联系。他们认为联系导师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导师是很忌讳的。这可能会弄巧成拙。一些支持联系的人士认为,研究生毕竟是研究生,导师和学生应该充分理解。不管怎样,导师的话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1、每年复试前,有很多学生联系您吗?

    李明阳:其他学校的学生比较多,林业以外专业的接触也比较多。

    陆哲:每年大概有3-5人,占到这个专业录取的学生的20%-30%左右。

    2、复试前学生是否需要联系导师?

    王德华:有必要。

    这个问题涉及科研院所和高校,不同的招生单位有不同的培养方式。有些高校在硕士培养第一年不区分导师,采取轮换机制。招生简章上没有具体的专业导师,所以不知道该联系谁。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您也应该尝试联系您的导师。考研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选择。你必须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对哪个导师的方向感兴趣,这是申请的基本前提。这样你就可以有目的地联系相关导师。

    虽然科学院一般会列出导师姓名、招生专业、研究方向、招生指标,但你还是需要联系相关导师,因为导师可能已经有目标,或者在没有推荐的情况下接受学生。另外,导师每年都没有招生名额,网上信息可能更新不及时。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联系导师。不要害怕浪费导师的时间。一般来说,导师也想了解你。真正的学术老师不会害怕被学生打扰。

    温双春:不需要联系导师。如果要选导师的话,我们学校的硕士生只有在被录取之后、入学的时候才选导师。太早联系他们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你想通过联系导师来查询考试状况,那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学校每年招那么多人,你联系的导师不一定是命题老师,而且即使是命题老师,学生不会知道;另外,你联系的导师不一定是面试你的导师,因为每个专业都有很多面试小组,面试的学生是随机分配的。因此,学生在复试前联系导师根本行不通。

    3. 学生什么时候联系导师最好?

    王德华:不仅复试前要联系导师,学生报考前也要联系导师。

    李明阳:我们学校的学生可以提前联系老师。其他学校的学生最好在复试成绩公布后联系老师。对于其他学校的学生来说,分数线不过关,联系老师的实际意义不大。

    4. 学生最常使用哪种方式进行交流?

    李明阳:我们通常通过电子邮件联系,因为有些老师的电话号码不公开。

    李显白:我一般都是通过发邮件联系导师,有时也会通过电话联系导师。

    陆哲:有的直接见面,有的打电话,发个人邮件联系我们。最好直接见面,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面对面交流,更充分地了解对方。当然,学生发送电子邮件的好处是可以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简历和各种附件材料。

    5. 复试前,学生会通过电子邮件与您联系。一般都会回复吗?

    李明阳:我一般都会及时回复,但一般不会回复那些看起来要广泛使用的邮件。

    李显白:除非被发到垃圾邮件我才会回复。有些学生的电子邮件名称很奇怪,包括两个日文字符和两个韩文字符,很容易被包含在垃圾邮件中。许多大学老师的邮箱都会被软件检查,名字奇怪的可能会被发送到垃圾邮件。联系我的同学中就有这样的先例。

    提示:让电子邮件远离垃圾邮件

    (1)不要群发电子邮件。海量邮件进入垃圾邮件邮箱的概率极高。

    (2)邮件中不要包含“发票、广告、促销、宣传、”等典型垃圾邮件邮箱中经常出现的文字或符号。

    (3)注册的邮箱名称必须比较正式或者大方,不能怪异。

    6. 学生联系您的电子邮件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李明阳:接触很盲目,没有目标,没有针对性。该学生在联系导师之前没有仔细查看导师的信息,也不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这是非常不好的,给导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没有目标的盲目发送电子邮件会产生副作用。

    邮件发出后,没有任何动静,主动性比较低,给人一种广撒网的感觉。

    李显白:学生积极性不够。他们没有花足够的时间搜索信息。他们不知道老师的具体研究。他们不了解教练的优点和缺点。他们显然没有花费足够的精力。这说明学生对自己的研究生学习还不是很清楚。

    陆哲: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签名、没有标题的群发邮件看起来莫名其妙。其次,所附简历无法展现学生的科研潜力。

    王德华:缺乏相应的规则,比如邮件中没有标题、没有签名等。有时标题是错误的。你联系的人明明是张先生,你却叫我尊敬的李先生。这看起来像是复制并粘贴的。这些都是细节,但学者们都很注重细节,这样的错误不可能不被发现。

    提示:电子邮件格式

    尊敬的XX老师:(一定要提及对方的姓氏并明确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

    你好!

    冒昧打扰一下,我是某某(男,女,年龄,籍贯,现某某大学大四学生。我是从网上(哪个网站,或者某书,或某学术期刊)邮件,我于XX年1月参加了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政治课XX分,外语XX分,专业1 XX分,专业2 XX分。参考去年的复试成绩,我可能有机会参加某所学校的复试。

    文字部分。

    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这封信。

    衷心祝愿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希望)

    真挚地

    礼炮!

    学生签名

    日期

    7、有的学生希望导师更多地了解自己,所以在邮件中多写一些,比如社团活动、社交活动、参加过的企业实习等,这样的简历是导师愿意看到的吗?

    李明阳:我觉得写这么多会有副作用。与导师的研究方向无关的信息就是干扰信息。

    因为导师招收学生是为了科研,如果学生在其他方面参与过多,花费大量时间,导师就会担心学生是否对科研感兴趣。

    李显白:可以多一些,但是一定要分类,用显眼的颜色标注,让指导老师一眼就能看到突出显示的信息。由于不同导师对学生的关注点不同,市场营销等经济管理类专业对社交能力有一定的重视。这时候,你的表达能力、外语水平、演讲比赛的获奖可能就是导师愿意看到的。的。从学生的助教和志愿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导师也需要了解很多方面,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培养。

    陆哲:有其他社团、社会实践活动,总比没有好,但太复杂、太多了。

    王德华:你可以写你参加社团活动、社会活动的情况,但是导师更想了解的是你通过这些活动有什么收获、经历和感悟。

    8.您希望通过学生的邮件看到哪些内容?

    王德华:导师最想看到的是你的学习成绩;其次,你参加过哪些科研活动。这是你展现能力的地方,因为你是来考研的,不是来公司招聘的;第三,你必须有一份个人陈述。它可以长也可以短。主要内容是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个导师。国内学生写个人陈述的问题是陈词滥调、空话太多,比如爱国、爱党等等,个人自我报告中体现的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

    李明阳:学习成绩、与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成绩、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实习经历等。

    陆哲:作为导师,我希望学生能够在简历中表现出自己对科研的态度,自己的科研能力或者潜力,以及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

    9. 当学生联系你时,你最讨厌学生问你哪些问题?

    李显白:不会。只要我能回答问题,我都会简单回答一下。如果我时间有限,我会简短地回答他们。当我有更多时间时,我会更详细地回答他们。当学生问我的学术背景、兴趣爱好、留学背景等时,我总是会回答。

    陆哲:我个人来说,我并不讨厌学生提问。

    10、复试前学生联系多名导师是否有禁忌?

    李明阳:学生不应该集体发邮件,尤其是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一学科的老师。一沟通,他们就发现都收到了同一个学生发来的邮件。内容是一样的,甚至标题都没有改变。这给人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算是比较穷的了。我觉得这个学生比较随意。

    李显白:我不介意。最好的例子就是学生在出国留学时会接触更多的老师。有些老师甚至会问你还联系过哪些其他老师。但是,学生应该说实话。比如我联系了3位导师。

    吕哲: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是一旦双方达成一致,就已经到了导师不选他或者学生不要他的地步。该学生仍在联系其他导师,寻找更大更好的工作。 “树”这个词不恰当。

    王德华:没有禁忌。但最大的禁忌是发送大量电子邮件。群发邮件基本上会被视为垃圾邮件。没有老师会认真阅读你的邮件并且不会回复。

    11.复试前,您认为学生多久联系一次导师比较好?

    李明阳:接触太多肯定不好。考前陈述基本情况;达到分数线后,表达对教练指导的兴趣。一般情况下,两三次就够了。

    陆哲:1-2个月联系我们一次就可以了。

    王德华:别太频繁了。如果你确实有事要问,不要一想到什么就打电话或发邮件给你的导师,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

    提示:联系导师时不应问这些问题

    (一)不要直接向导师询问招生简章中已明确列明的考生人数、参考书、历届试题等问题。导师也很忙。解释这样的问题会让他觉得候选人太过依赖。

    (2) 不要询问有关考试问题的关键信息,因为这可能会适得其反。

    12、复试前,学生要求见面。您想见见这位学生吗?

    李明阳:我们可能会遇到比较满意的学生,或者成绩保证复试通过的学生,但一般不会遇到其他的。因为现在每位导师的招生名额非常有限,如果你遇到了学生并表示同意,但没有被录取,双方都会很尴尬。

    李显白:我们可以和学生见面聊天,增进了解。一般来说,如果我没有课,我就和学生见面。

    陆哲:复试之后确定导师的话,应该先面试;如果像我们学校,你入学后选导师,复试前不一定要去面试。如果你有面试,当时感觉不错,就正式选拔了,当你当导师的时候突然改变主意,对你来说可能不太好。

    王德华:我愿意见面。对于复试,如果可以的话,您可以与您的导师会面。电话沟通的效果还是不如面对面的效果。有时,事情可能会在5分钟内被亲自敲定。学生都在办公室,导师也不会拒绝。去年复试的时候,有一个学生打电话给我,在电话里告诉我,我有名额了。过了一会儿,学生打来电话,说已经买了去北京的机票。同学们都来了,就算我不安排时间,我也要抽出时间去见见他们。导师不会讨厌这样的学生。

    14、每年都有很多人联系院长等行政级导师或者“大人物”。你怎么认为?

    李显白:不要只关注院长这个职位。当学生向导师发送电子邮件时,导师通常会回复。然而,院长和其他负责行政事务的导师都很忙,这些导师收到的电子邮件很多,是普通教授的几倍。他们可能没有仔细阅读,甚至没有看到。

    李明阳:领导很忙,“大”学生又多,没有太多时间指导学生。很多人可能觉得找工作很容易,但现在其实很难,因为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现在统一考试,导师很难打招呼。跟这些领导一起学习过的“文人”学生,如果因为指导不够,毕业时什么也没学到,在找工作时就会处于不利地位。

    王德华:这个要看学生的类型。

    如果学生依赖性很强,没有导师指导就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样的学生尽量不要申请行政级导师,因为行政事务上会有很多杂事,自己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时间作为一名普通老师提供指导。你。

    独立性强的学生选择什么样的导师并没有什么区别。他需要的是时间、空间、资金和自由。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法,能够自己解决。如果导师没有时间,也不影响他。

    如果你真的想做学术工作,你应该选择一个对你特别有益、可以帮助你一生的导师。

    我应该联系我的导师吗?显然,不同的导师有不同的立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导师认为有必要提前了解,而有的导师则觉得即使联系了也没什么用。有些导师喜欢在复试前与学生保持距离,以避免不必要的闲言和麻烦。

    但在看似针锋相对的观点中,其实不难发现,导师所拒绝的并不是“联系导师”本身,而是不推荐低效或过于功利的联系。在研究生考试中,复试是极其关键和敏感的部分。导师的压力并不比考生小。他们也知道“联系导师”对于考生的意义。只要在联系导师之前充分了解导师,做好准备,在互动过程中不逾越师生之间的底线,老师就不会拒绝学生。

      相关文章:


      第1篇    减法的四种算法(减法的四个运算定律)    作者:admin

       8月底,考研大纲即将公布。预注册将于9月进行,正式注册将于10月进行。考研初试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朋友们早出晚归,努力复习、收集各种材料。很多人的状态可以用“忙、累、慌、乱”来形容。是不是意味着复习越努力、收集的信息越多,考研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呢?并非如此。考研,你要学


      第2篇    mpa管理类联考考什么(管理类mpa联考过国家线难吗)    作者:admin

       1.学校声誉虽然MPA的学习内容与各学校的基础课程非常相似,但附加课程却明显不同,具有很强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和重点与各学校的专业特长和教学领域有很大关系。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学校有以海关为主的课程,农业院校有以农业或扶贫为主的课程等。考生在选择时应根据自己的喜好考虑学校的声


      第3篇    考研政治真题试卷pdf(考研政治真题试卷2022)    作者:admin

       摘要本文主要从五个角度论证研究生政考试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研究生政治考试试卷是研究生政治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真题真题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应对考试。其次,通过分析真题,可以了解考研政治的考点和命题思路,有助于提高备考效果。第三,通过分析真题,可


      第4篇    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2020年云南大学研究生)    作者:admin

       云南大学研究生2023录取摘要云南大学是云南省重点大学之一,以优良的学风和丰富的研究资源而闻名。随着时间的流逝,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即将拉开帷幕。本文将从五个角度论证并详细介绍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的重要性以及招生政策的变化。1.录取政策的变化云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2023年招生


      第5篇    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研究生好考吗(南京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    作者:admin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经验摘要本文旨在分享我作为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的经历。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论证这一点,包括准备计划、复习方法和技巧、面试准备、学术研究和准备阶段的实践经验。本文总结了我在考研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希望对即将考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