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09年十七大(17届3中全会)
- ·下一篇文章:2017考研数学答题注意五点是什么(2017考研数学答题注意五点问题)
2013年历史学考研真题(历史313考研时间)
现在已经11月了,大家都复习了好几个月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历史基础阶段应该已经顺利完成了。基础阶段,我们注重通过透读教材,全面认识和理解基本历史事实和基本史实。理论,形成对国内外历史发展过程的总体框架认识。暑假伊始,我们就陆续进入了密集复习阶段。也许由于基础不同,复习时间不同,每个人的复习进度都略有不同,但为了达到理想的成绩,我们总的学习工作量保持不变。
下面的审核内容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1、复习巩固强化阶段教材,完成强化阶段课程的学习
(1)如果现在还没有完成本轮教材的复习,那么继续完成,但一定要在10月底之前完成,所以10月底之前的学习计划可以按照你目前的计划。
(二)已完成一轮教材复习的学生将在下个月(即10月底前)进行第二轮教材复习巩固。重点是第一轮复习的知识点比较复杂,对于记忆模糊的章节,如魏晋南北朝、世界古代史等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地方,以及政治、经济制度等教师强调的重点话题,类似内容要结合教材、课程、工具书认真梳理。错综复杂的内容形成知识框架,强化记忆。周期约为4周。
2、完成教材第二轮审核后,进入强化改进复习阶段。现阶段,我们要结合工具书和教材,全面加强对每个大纲中知识点的背诵和记忆,达到基本能够重复的目标,特别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必须熟练掌握。周期约为7周。
3、最后一周进入冲刺阶段,做2-3套模拟题,完成模拟考试课程的学习,然后回到课本上复习相应的考试点。
第1 周到第4 周:
复习材料:教科书、课程和课程讲义
复习建议:教材的第二轮复习巩固重点是及时复习和巩固第一轮复习中的薄弱知识点,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在听强化课程之前,可以先阅读讲义进行预习。如果你对内容比较熟悉的话,可以跳过,这样可以节省一定的时间。
对于尚未完成一轮教材复习的学生,要抓紧时间复习,最晚在10月底前完成。
审核计划:
第一周:
1.完成教材中有关中国古代历史相关内容的复习。重点有两个:一是第一轮复习中不熟悉、模糊的点,如十六国北朝、五朝十国等。对于知识点类型,考生应重点掌握各个朝代的时间坐标以及与其政权兴衰相关的重大事件。一、对课程中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话题的复习和强化,如政治经济制度等,需要善于对此类知识点进行分类,收集和记忆各朝代措施的内容加强古代历史上的中央集权。这些内容得到了继承和发展,集中起来有助于比较和记忆。
2、完成精修课程中未完成的中国古代史课程,重点听不懂的领域和薄弱的知识点的讲座。
第二周:
1.完成教材中有关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的复习。其要点和复习方法可参见上述中国古代史。
2、完成精修课程中未完成的中国近代史课程,重点听不懂的领域和薄弱的知识点的讲座。
第三周:
1.完成教材中与世界古代史相关内容的复习。古代世界史是许多考生的弱项。这一部分,可以多花一周的时间复习一下,重点复习政治经济制度、希腊、罗马、印度、埃及等文明。
2.精读课中听其他世界古代历史,重点关注不懂的部分和薄弱的知识点。
第四周:
1.完成教材中世界近现代史相关内容的复习。除政治、经济制度外,还应重点关注国际关系、内政、外交等领域。
2、完成精读课程中世界近现代史的学习,重点听不懂的领域和薄弱的知识点的讲座。
至此,第二轮复习巩固结束,下一步进入以大面积背诵记忆为主的强化提高阶段。
第5 周至第13 周:
复习材料:《大纲解析》、《历史学基础综合》、课程和讲义
复习建议:推荐背诵材料为教育部出版的《大纲解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历史学基础综合》、童希刚主编的《历史学基础综合》(三本书排名不分先后)。请考生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选择一项。主要记忆材料,辅以一两本其他书籍作为参考,保证覆盖面相对完整。背诵的时候,如果遇到参考书上没有讲清楚的地方,可以通过教材和课程来弥补。该阶段从第五周持续到第十三周(考试前一周)。
审核计划:
第五周:
1、完成工具书《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史前时代至第七章宋、辽、西夏、金、元的背诵和记忆。重点是秦汉、魏晋、隋唐、宋元章节。
2、每天背诵新内容之前,一定要花时间复习前一天背诵的内容,每周花一定的时间复习本周背诵的内容。
3、开始下周复习前,及时自测背诵效果:要求合上书本后能用自己的话背诵基本内容。考试时,如果发现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牢固,就标记出来,以后再复习。
4、完成《明清中国古代史到民初中国近代史》第八章政治形势的背诵和背诵。这七章的内容非常重要,特别是明清时期和近代化的开始。希望考生们能够重视。
5、每天背诵新内容之前,一定要花时间复习前一天背诵的内容,每周花一定的时间复习本周背诵的内容。
6、开始下周复习前,及时自测背诵效果:要求合上书本后能用自己的话背诵基本内容。考试时,如果发现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牢固,就标记出来,以后再复习。
第6 周:
1.完成中国近代史《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第七章至《民国文化教育与科技》第十七章章节。重点内容为第7、8、9、10章。
2、每天背诵新内容之前,一定要花时间复习前一天背诵的内容,每周花一定的时间复习本周背诵的内容。
3、开始下周复习前,及时自测背诵效果:要求合上书本后能用自己的话背诵基本内容。
第7 周:
本周是复习周:主要复习前两周完成的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内容,特别是没有通过测试的知识点。通过这次复习,你必须完成记忆。
第8 周:
1、完成第一章《史前人类》到第六章《古罗马文明》对古代世界历史的背诵和背诵。重点内容是第2章至第6章,特别是
2、每天背诵新内容之前,一定要花时间复习前一天背诵的内容,每周花一定的时间复习本周背诵的内容。
3、开始下周复习前,及时自测背诵效果:要求合上书本后能用自己的话背诵基本内容。考试时,如果发现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牢固,就标记出来,以后再复习。
第9 周:
1.完成世界古代史第7章中世纪西欧到第11章古代美国文明的背诵和背诵。重点是中世纪的西欧和东欧。
2、每天背诵新内容之前,一定要花时间复习前一天背诵的内容,每周花一定的时间复习本周背诵的内容。
3、开始下周复习前,及时自测背诵效果:要求合上书本后能用自己的话背诵基本内容。考试时,如果发现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牢固,就标记出来,以后再复习。
第10 周:
1.完成世界近代史第一章:近代早期的欧洲至第四章现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诵和背诵。重点关注欧洲主要国家的社会转型、国际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美洲国家。
2、每天背诵新内容之前,一定要花时间复习前一天背诵的内容,每周花一定的时间复习本周背诵的内容。
3、开始下周复习前,及时自测背诵效果:要求合上书本后能用自己的话背诵基本内容。考试时,如果发现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牢固,就标记出来,以后再复习。
4、完成从《俄国革命和共产国际》第5章到《世界近代史》第11章对二战后苏联和东欧的背诵和记忆,重点是繁花制度和二战。
5、每天背诵新内容之前,一定要花时间复习前一天背诵的内容,每周花一定的时间复习本周背诵的内容。
6、开始下周复习前,及时自测背诵效果:要求合上书本后能用自己的话背诵基本内容。考试时,如果发现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牢固,就标记出来,以后再复习。
第11 周:
本周是复习周:主要复习前三周完成的世界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内容,特别是没有通过测试的知识点。通过这次复习,你必须完成记忆。
至此,考生已经完成了强化提高阶段,对所有考点应该有了清晰的认识。接下来,他们将在最后一周进入冲刺阶段。
第12 周:
复习材料:模拟题、教材、模拟考试课程
复习建议:最后一周不宜做太多题。 2-3套模拟题就够了,主要是3个小时的全程模拟考试,让你提前进入考试状态。除了做模拟之外,还应该根据大纲最后一次温习之前记忆的内容,直到考试前。 (陈逸轩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第1篇 减法的四种算法(减法的四个运算定律) 作者:admin
8月底,考研大纲即将公布。预注册将于9月进行,正式注册将于10月进行。考研初试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朋友们早出晚归,努力复习、收集各种材料。很多人的状态可以用“忙、累、慌、乱”来形容。是不是意味着复习越努力、收集的信息越多,考研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呢?并非如此。考研,你要学
第2篇 mpa管理类联考考什么(管理类mpa联考过国家线难吗) 作者:admin
1.学校声誉虽然MPA的学习内容与各学校的基础课程非常相似,但附加课程却明显不同,具有很强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和重点与各学校的专业特长和教学领域有很大关系。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学校有以海关为主的课程,农业院校有以农业或扶贫为主的课程等。考生在选择时应根据自己的喜好考虑学校的声
第3篇 考研政治真题试卷pdf(考研政治真题试卷2022) 作者:admin
摘要本文主要从五个角度论证研究生政考试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研究生政治考试试卷是研究生政治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真题真题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应对考试。其次,通过分析真题,可以了解考研政治的考点和命题思路,有助于提高备考效果。第三,通过分析真题,可
第4篇 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2020年云南大学研究生) 作者:admin
云南大学研究生2023录取摘要云南大学是云南省重点大学之一,以优良的学风和丰富的研究资源而闻名。随着时间的流逝,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即将拉开帷幕。本文将从五个角度论证并详细介绍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的重要性以及招生政策的变化。1.录取政策的变化云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2023年招生
第5篇 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研究生好考吗(南京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 作者:admin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经验摘要本文旨在分享我作为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的经历。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论证这一点,包括准备计划、复习方法和技巧、面试准备、学术研究和准备阶段的实践经验。本文总结了我在考研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希望对即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