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学制下的报考选择是什么(弹性学制报考条件)
在经历了两年制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风波之后,2008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选择回归,纷纷发生变化。研究生学制由两年制改为三年制或两年制。一年半了。一时间,研究生教育制度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对于研究生来说,两年?还是三年?这是个问题。
采访中我们发现,灵活的学制对研究生考生在选择报考院校时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两年”和“三年”的问题感到困惑。如何选择。面对高校灵活的学制,我们该何去何从?
什么是“弹性学制”?
在讨论两年制和三年制各自的特点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弹性学制。只有充分理解其内涵,才能做出判断。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某学院院长(该学院是本次“回归三年制”的主角之一)。
他说,所谓弹性学制,狭义上是指学习内容具有一定选择性、学习年限具有一定灵活性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弹性学制是在学分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学分制的替代发展和体现。弹性学制的最大特点是学习时间的灵活性(即提前毕业或延迟毕业)、学习过程的实用性(即勤工俭学、勤工俭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以及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选择。性质(即学习科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学习方式分为校内和校外)。其最终目标是搭建各类教育相互沟通、衔接的“立交桥”,满足人们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选择要求。
我们看到,灵活学制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不是简单地理解为两三年的学习。选择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中。也就是说,对于三年制学校,学生可以选择提前修满学分毕业,而对于两年制学校,学生也可以申请延期毕业。有了更多的选择,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至少是未来三到五年的生活有一个规划。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为了让研究生考生在进入考研阶段前有一个充分的准备,打一场有充分准备的“学制选拔战”,本刊采访了几位经历过的人。他们对学校系统的选择分为两个阵营。有处于“两年制”却渴望“三年制”的人,也有处于“三年制”却匆忙选择“两年制”的人。总之,几位受访者告诉我们学制选择的真正含义:““两年”或“三年”,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两年制”营:勤奋找工作
据了解,高校在实施两年制硕士学位改革时,往往会采取一些基本方法来提高学制效率。学校一般要求学生在三个学期内完成课程(部分专业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其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并完成硕士论文。为此,大多数两年制院校普遍压缩了研究生课程。例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00年学制改革后,学分由50多个学分减少到40多个学分。中国人民大学设计专业两年制硕士课程中,专业课程占1/3,通识课程占20%至25%,其余为定向课程和选修课程,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哈尔滨工业大学两年制课程体系中,公共数学课程由“80学时数值分析”改为“30学时现代数学基础+30学时数值分析”,突出基本素质培养和专业能力。
“两年制”阵营的研究生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早一年出来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选择或确认“两年制”的学生一般无意进行学术研究。对于他们来说,读研究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利用硕士学位拓宽就业道路。在这些学生看来,目前的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晚一年毕业就意味着要和更多的人竞争。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两位同学的研究生经历。
“计算输入与输出的比率!”
小李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2008级硕士生。他对今年全国人大改回三年制感到非常失望,“这次我们太倒霉了”。至于为什么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他的回答很简单:就是因为中国人民大学各院系考研录取分数线中,历史系的成绩最低。小李说,他连《史记》都没有读过,因为“考研竞争太激烈了,我们小学的人没有时间读书,就得背课本、参考资料。”
他坦言,选择人民大学学习历史并不是因为对历史的兴趣,更不是因为学术上的追求,而是因为想在就业时拥有名校毕业的“金字招牌”。他说:“我们本科就读的学校是一所很普通的学校,毕业几乎就意味着失业,找工作特别难。如果不考研怎么办?虽然从就业方面来说,人大历史系可能比不上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名气大的话总会有更多的机会。但现在,本来两年就能完成的事情却花了三年时间,一拖再拖。”
小李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年后他毕业了。从经济成本上来说,每月600元的生活费,他还能多出七八千元。如果算上错过一年工作的机会成本的话,读这个研究生的费用比以前的学长还要多几万!总之,这个“三年制”投入产出比太低,不划算!
“两年是工作准备期。”
刘晓是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2007届毕业生。他目前在一家世界一流的投资银行工作,第一年底薪就超过35万。能够找到一份如此满意的工作,对于小刘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他在读研之前就已经规划好了,并用了两年的研究生学习作为工作的准备期。
小刘选择读研的目的很明确:“我感觉自己还没有做好工作的准备,甚至工作的起点还不够高。”他对研究生生活也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他说:“其实硕士是一个准备工作的阶段,看看国外硕士的设置,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学术,所以一入学就开始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不适合,相反,很多顶级咨询公司和投行都非常看重你的专业成绩,甚至会询问你的高考成绩。我不太关心理论,而是尽可能多地学习实际的东西。”基于此,他在读研究生之初就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在全球排名前五的投资银行之一工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度过了激动人心、紧张的两年。
完成课程作业是基础。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需要修满30多个学分,因此小刘彦一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课程学习上。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学习期间,小刘不放过任何一个对他今后工作有帮助的机会。比如,他尽力积极参与导师的国际项目,甚至多次随导师去美国出差,在那里结识了很多金融界人士,这对他后来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此外,小刘还为实习做了一些计划。他认为实习并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能学到东西。最好与自己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不同的实习应该是一致的、相关的,最好有一个计划。比如,他首先到中国证监会实习,深入了解国内外金融行业的规则和运营模式。随后,他在一家知名战略管理咨询公司实习。该咨询公司与投资银行有着非常密切的业务联系。小刘认为,每个公司的实习时间最好安排在三个月左右,这样可以对公司的业务和行业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实习经历多次、时间短是最不可取的。这会让公司认为你不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是一个没有毅力和耐心的人。
就这样,对自己有着明确规划的小刘,用了两年的时间,为自己打造了一份完美的简历。经过与众多名校学生和海归的激烈竞争,小刘成功拿到了梦寐以求的offer。
“三年制”营:扎扎实实做学习
中国人民大学是“回归三年制”的代表,因此了解中国人民大学改革的过程对于我们理解三年制非常有帮助。接受采访的人大学院院长告诉记者,人大推动三年制改革主要是基于学术研究的考虑。他表示,“两年制”培养机制实施几年后,学校发现两年制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无法得到保障。很多人读了两年硕士,连基本的学术能力都没有。名校的基础是学术研究。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无疑是最后的牺牲。
学校的理解是那些想踏踏实实学习的学生的心声。这些学生通常在本科期间就痴迷于学术研究,立志要在学术领域有所成就,他们选择的专业也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对于他们来说,研究生院是一个过渡期,也是学术研究的入门阶段。攻读博士学位或者出国深造是他们的终极梦想。 1[2][3]下一页
[1][2][3]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减法的四种算法(减法的四个运算定律) 作者:admin
8月底,考研大纲即将公布。预注册将于9月进行,正式注册将于10月进行。考研初试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朋友们早出晚归,努力复习、收集各种材料。很多人的状态可以用“忙、累、慌、乱”来形容。是不是意味着复习越努力、收集的信息越多,考研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呢?并非如此。考研,你要学
第2篇 mpa管理类联考考什么(管理类mpa联考过国家线难吗) 作者:admin
1.学校声誉虽然MPA的学习内容与各学校的基础课程非常相似,但附加课程却明显不同,具有很强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和重点与各学校的专业特长和教学领域有很大关系。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学校有以海关为主的课程,农业院校有以农业或扶贫为主的课程等。考生在选择时应根据自己的喜好考虑学校的声
第3篇 考研政治真题试卷pdf(考研政治真题试卷2022) 作者:admin
摘要本文主要从五个角度论证研究生政考试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研究生政治考试试卷是研究生政治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真题真题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应对考试。其次,通过分析真题,可以了解考研政治的考点和命题思路,有助于提高备考效果。第三,通过分析真题,可
第4篇 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2020年云南大学研究生) 作者:admin
云南大学研究生2023录取摘要云南大学是云南省重点大学之一,以优良的学风和丰富的研究资源而闻名。随着时间的流逝,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即将拉开帷幕。本文将从五个角度论证并详细介绍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的重要性以及招生政策的变化。1.录取政策的变化云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2023年招生
第5篇 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研究生好考吗(南京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 作者:admin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经验摘要本文旨在分享我作为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的经历。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论证这一点,包括准备计划、复习方法和技巧、面试准备、学术研究和准备阶段的实践经验。本文总结了我在考研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希望对即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