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考研

    区域自治制度是(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什么制度)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5 23:43:06

    问题3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国家。在中国,不仅有民族自治区,还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甚至还没有实现统一的台湾地区。尝试结合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原则来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政策的现实意义。

    【暗示】

    台湾和西藏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08年以来,随着马英九当选台湾新一届领导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基金会恢复会谈,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与此同时,达赖集团蠢蠢欲动,精心策划、煽动一系列扰乱北京奥运会、破坏民族团结的暴力犯罪活动。在此背景下,毫无疑问有必要在相关原则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政策。

    区域协调发展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重大中央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决定。

    2009年考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这个问题:

    (1)分析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并解释其认识论意义。

    (二)结合当前两岸关系现状和“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分析当前对台政策。

    (三)结合当前形势,分析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

    (四)结合我国民族政策,分析区域协调发展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

    (五)分析转移支付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关知识点1 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源是一;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3)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2、理论意义:世界物质统一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则和原理,都是以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基础和中心的。

    三、现实意义:(一)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集中统一与灵活多样相结合,纪律与个性相结合,秩序与自由相结合,反对专制和无政府状态,反对僵化和无序。

    相关知识点2:坚持“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基本国策的内涵。 (一)一国原则是“一国两种制度”理念的核心。坚持“一个中国”,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只能代表中国;国家只有一个最高权力机构,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坚持国家主权不可分割和中华民族性别统一。 (2)两个系统。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在已经恢复行使我国主权的香港、澳门,在统一后的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国两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 (一)理论意义主要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我们党的统一战线理论;赋予“和平共处”新含义,创造性地运用和平共处的思想和原则解决国内问题。 (二)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有利于祖国和港澳台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它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范例和模式。为和平解决世界争端作出了贡献。

    3、物质世界的统一就是多样性的统一,是解决港澳台问题的理论基础。 (一)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台湾问题存在一定的多样性。他们在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与内地有很大不同。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多样性。 (二)还要坚持统一原则,即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上,它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是统一的。他们的团结观点和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最终将损害团结。

    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虽然台湾海峡两岸尚未统一,但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地位是确定的、无法改变的,不存在“自决”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大陆同胞和台湾同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对维护台海和平、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力去做。

    相关知识点三: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实行自治的制度。 (二)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宪法的明确规定,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三)新中国成立5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政策是符合中国实际的。

    二、西藏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想搞“藏独”,都不会得逞。 (一)西藏自治区成立40年来,西藏各族人民充分行使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当家作主的权利,改变西藏贫困落后的局面,提高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二)“藏独”分子鼓吹的“西藏文化灭绝论”毫无根据,纯属捏造。达赖所谓的“人权”、“人性”都是蒙蔽他人的幌子和借口。 (三)坚决打击分裂分子的各种暴行,既是保护人民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需要。事实证明,任何破坏西藏及其他藏区社会稳定的图谋最终都不会得逞。

    三、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人利用达赖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巴黎市议会授予达赖“巴黎荣誉公民”称号以及萨科齐会见达赖,只会被视为对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又一次严重挑衅。

    相关知识点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两个总体情况。 “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让这片2亿人口的广大地区能够快速发展,从而带动内陆更好发展。这是关系全局的问题,内陆必须走好。”反过来,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要求沿海地区用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内陆地区的发展。也得服从这个大局。” (《邓小平文选》 第3 卷)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逐步缩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到不同地区城乡居民能否分享改革开放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全局和社会问题的政治问题。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是中央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各地区的基础、发展优势、地理位置和现代化进程。根据状态做出重大决定。

    3.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 (一)转移支付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转移支付是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政策和手段。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9571亿元,比比1994年增加9021亿元,增长16.4倍,年均增长26.9%。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提高转移支付的透明度。 (二)加大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禁止和限制开发的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支持力度。 (三)扩大发达地区支持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关系。

      相关文章:


      第1篇    减法的四种算法(减法的四个运算定律)    作者:admin

       8月底,考研大纲即将公布。预注册将于9月进行,正式注册将于10月进行。考研初试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朋友们早出晚归,努力复习、收集各种材料。很多人的状态可以用“忙、累、慌、乱”来形容。是不是意味着复习越努力、收集的信息越多,考研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呢?并非如此。考研,你要学


      第2篇    mpa管理类联考考什么(管理类mpa联考过国家线难吗)    作者:admin

       1.学校声誉虽然MPA的学习内容与各学校的基础课程非常相似,但附加课程却明显不同,具有很强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和重点与各学校的专业特长和教学领域有很大关系。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学校有以海关为主的课程,农业院校有以农业或扶贫为主的课程等。考生在选择时应根据自己的喜好考虑学校的声


      第3篇    考研政治真题试卷pdf(考研政治真题试卷2022)    作者:admin

       摘要本文主要从五个角度论证研究生政考试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研究生政治考试试卷是研究生政治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真题真题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应对考试。其次,通过分析真题,可以了解考研政治的考点和命题思路,有助于提高备考效果。第三,通过分析真题,可


      第4篇    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2020年云南大学研究生)    作者:admin

       云南大学研究生2023录取摘要云南大学是云南省重点大学之一,以优良的学风和丰富的研究资源而闻名。随着时间的流逝,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即将拉开帷幕。本文将从五个角度论证并详细介绍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的重要性以及招生政策的变化。1.录取政策的变化云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2023年招生


      第5篇    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研究生好考吗(南京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    作者:admin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经验摘要本文旨在分享我作为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的经历。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论证这一点,包括准备计划、复习方法和技巧、面试准备、学术研究和准备阶段的实践经验。本文总结了我在考研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希望对即将考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