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考研

    考研政治邓论知识点详解第十章答案(毛概邓论全称)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6 08:53:49

    第十章“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和祖国的完全统一

    第一节“和平统一、一国两种制度”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一、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一)一个中国原则的由来和基本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日,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本政府愿意与任何愿意遵守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随后,他们致电联合国,宣称国民党当局“失去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和事实依据”,无权代表中国。外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与台湾当局断绝或不建交是新中国对外建交的原则。

    中国政府的上述主张遭到当时的美国政府的阻挠。尽管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950年1月5日发表声明,表示美国和其他盟国在1945年以来的四年里承认中国对台湾岛行使主权,但同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为了孤立、遏制中国,不仅出兵侵占台湾,还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后来又逐步在国际社会煽动“双重承认”,企图制造“两个中国”。中国政府当然对此坚决反对,主张并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正是在中外正常外交关系的发展中,在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一个中国原则诞生了。上述主张构成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内涵,其核心是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二)一个中国原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

    “一国两制”是“一国两制”的简称。 “两制”必须以“一国”为基础。如上所述,“一个中国”是指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香港、澳门、台湾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在国际上的唯一代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中央人民政府行使国家主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一国两制”理念的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障。这是一个不能含糊的基本原则,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守。

    (三)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保持长期资本主义制度。

    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坚持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实行与内地不同的社会制度。坚持“两种制度”长期共存,是“一国两制”理念的重要方面。

    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作为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作为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依法设立台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行使地方政府权力,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行政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在外交、国防、宣誓等方面服从中央政府。战争、缔造和平。台湾特别行政区也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内地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港澳台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为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作出了贡献。

    坚持两种制度并存,有轻重缓急。两种制度在国内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大陆的部分社会主义制度是这两个制度的主体。在此前提下,允许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坚持两种制度并存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之策。必须坚持两个不变:一是内地作为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二是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内地与港澳台之间的两个制度谁来吃掉,不存在问题。

    第二节“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基本方针的实践

    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

    二、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案

    中国政府多次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案。

    1993年8月,中国政府发表第《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号白皮书,系统论述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的由来以及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有关政策。

    1995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发表重要讲话。他根据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思想,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问题。八项重要观点和主张。包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不反对台湾与外国发展民间经济、文化关系;进行两岸和平统一谈判;争取和平统一,中国人民不打中国人民;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障台湾同胞的一切合法权益;欢迎台湾当局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等等。这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基本国策的具体化,是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

    2000年2月21日,针对台湾地区日益嚣张的“台独”气焰,特别是李登辉嚣张提出所谓“两国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第《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号白皮书《体系》,阐述了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政策。这一基本立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基石,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二)台海双方应尽快启动政治对话和政治谈判;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任何事情都可以讨论。 (三)中国政府在坚持和平统一政策的同时,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四)如果发生任何形式的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件,如果外国侵略占领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将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果断措施。采取包括使用武力在内的措施,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 (五)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拖延。

    2002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在政治报告中再次阐述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和纲领问题。 (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制造“台独”、“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 (四)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暂时搁置部分政治争议,尽快恢复两岸对话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任何问题都可以讨论。 (五)“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途径。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保持高度自治。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会改变,他们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障,他们将享有永远的和平。台湾经济将真正以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台湾同胞可以同大陆同胞一道,共同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共同分享伟大祖国的国际尊严和荣誉。 (六)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托于台湾人民。 (七)竭尽全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推行“台独”的图谋。 (八)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拖延。

    2005年3月14日,针对日益复杂的台海局势,为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国家和平稳定维护台湾海峡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依照宪法,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第《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号法律。

    《反分裂国家法》 明确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属于同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决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内政,不受任何外国势力干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将用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享有高度自治权。

    国家采取以下措施,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 (一)鼓励和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增进了解,增进互信; (二)鼓励和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直邮、航运、贸易,两岸经济关系密切互利; (三)鼓励和促进两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四)鼓励和推动两岸共同打击犯罪; (五)鼓励和推动其他有利于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的活动。国家依法保护台湾同胞的权益。

    国家主张海峡两岸通过平等协商谈判实现和平统一。协商谈判可以分步、分阶段进行,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海峡两岸可以就下列事项进行协商和谈判: (一)正式结束两岸敌对行动; (二)两岸关系发展规划; (三)和平统一的步骤和安排; (四)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 (五)台湾有与其地位相适应的国际活动空间; (六)与实现和平统一有关的其他问题。

    如果“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或者发生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件,或者完全丧失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国家可以采取以非和平方式和其他必要措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相关文章:


      第1篇    减法的四种算法(减法的四个运算定律)    作者:admin

       8月底,考研大纲即将公布。预注册将于9月进行,正式注册将于10月进行。考研初试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朋友们早出晚归,努力复习、收集各种材料。很多人的状态可以用“忙、累、慌、乱”来形容。是不是意味着复习越努力、收集的信息越多,考研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呢?并非如此。考研,你要学


      第2篇    mpa管理类联考考什么(管理类mpa联考过国家线难吗)    作者:admin

       1.学校声誉虽然MPA的学习内容与各学校的基础课程非常相似,但附加课程却明显不同,具有很强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和重点与各学校的专业特长和教学领域有很大关系。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学校有以海关为主的课程,农业院校有以农业或扶贫为主的课程等。考生在选择时应根据自己的喜好考虑学校的声


      第3篇    考研政治真题试卷pdf(考研政治真题试卷2022)    作者:admin

       摘要本文主要从五个角度论证研究生政考试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研究生政治考试试卷是研究生政治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真题真题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应对考试。其次,通过分析真题,可以了解考研政治的考点和命题思路,有助于提高备考效果。第三,通过分析真题,可


      第4篇    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2020年云南大学研究生)    作者:admin

       云南大学研究生2023录取摘要云南大学是云南省重点大学之一,以优良的学风和丰富的研究资源而闻名。随着时间的流逝,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即将拉开帷幕。本文将从五个角度论证并详细介绍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的重要性以及招生政策的变化。1.录取政策的变化云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2023年招生


      第5篇    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研究生好考吗(南京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    作者:admin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经验摘要本文旨在分享我作为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的经历。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论证这一点,包括准备计划、复习方法和技巧、面试准备、学术研究和准备阶段的实践经验。本文总结了我在考研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希望对即将考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