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9年甘青宁三省联考(2021甘青宁三省联考文综)
- ·下一篇文章:福建2021高三一检(福建2021高三省质检4月)
顺应潮流的意思(顺应潮流英语)
从2004年秋季学期,国家首先在广东、宁夏、海南、山东四个省(区)启动了高中新课程改革.2010年秋季学期,这个改革的潮流终于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了甘肃省。对甘肃广大教师而言:不管你是否准备好了,高中新课改的潮流来了……引用李大钊的一句话:“这个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就这个层面而言,我们是被动接受者,但我们又必须主动迎接挑战,尽已所能做一个开拓者,让新课改不只是走走过程,而应植根于我们教育的点点滴滴处。 高中新课改开始以来,笔者参加了国家级和省级的多次培训,查阅了许许多多的资料,思考了我们今天的教育现状,荡起了几多的迷茫、思考,在此就高中历史学科的课程改革问题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新课程---“新”在何处? 1、把过程与方法纳入课程目标。《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高中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这就告诉我们:过程与方法既是手段,更是目标。这跟以往的教学大纲更多的注重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有所不同。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讲“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以渔。”但在实际教学中,受评价体系、高考指挥棒等因素的影响,真正这样做的并不多,教师更多的是担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唯恐讲得不够多、不够细。学生更多的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随着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终身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这种形势下,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就显得至为重要。新课标正顺应了这种时代要求。 2、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世界古代史的内容。这体现了时代脉搏,现在的世界正在走向多元化、整体化,不了解世界历史的一些渊源,不关注国际形势,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以至影响到他们世界观的正确形成,使他们成为新一代的“历史知识盲”。 3、教材编排采用模块与专题相结合。分别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这给习惯了通史教学的师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认为这将无法给学生带来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其实高中课程也不是研究生课程,在高中学习阶段,完全可以不必过于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性,按照课程标准解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由此可见,掌握历史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专题式的教材编排正是注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共同体验、探究、领悟历史,从而大力提升师生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何况按原来的思维我们在高三第二轮复习中都要走向专题式的学习,那么让学生提前适应有何不好?有时我们会低估了学生的适应能力与水平发挥。我是比较期待这种主题式的教材编排方式。 4、除了必修课之外,还设置了选修课。选修课内容比较新颖,也给了教师充分展现才华的空间。如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但有些内容也给教师增加了教学难度,如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以前从未接触过。 高中历史新课改的到来,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出现无疑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令人有跃跃欲试的冲动,但欣喜之余,又发现我们面临巨大的挑战,许多的迷茫与困惑丞待我们去摸索与探讨: 二、新课程 ---“思之又思” 1、学生的历史基础较差,新的教与学观念更新需假以时日。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师生面对新课标,心里难免嘀咕:这以后该怎么教啊?这学生连基础知识都不懂还怎么去探讨啊?因此课改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观念上的改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说掌握历史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但也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这个终极目标的基础和载体。就现状而言,历史学科在初中作为一门技能学科,其受重视程度是无法与语、数、英相提并论的,其基础扎实程度也就可想而知,对生源较好的学校可能较好,,但象我们这样的学校基础都不是很好。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探讨、去得出结论,没有掌握一定的史实作铺垫是不容易做到的,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做好相关历史史实的补缺补漏呢? 2、校与校之间层次相差悬殊。虽然同样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学校的硬软件设施是不同的,学校基础设施、师资配备、生源差别、家庭环境等因素必然影响到新课程的改革实施深入程度。这又涉及到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解决不同层次学校的不平衡发展? 3、新课程会与高考结合到何种程度的问题,一样的课程标准,不一样的教材,而且《课程标准》只是最低标准,那么三年后的高考会考察到何种程度又成为师生家长头上的悬念。 4、教师备课量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理念、新教材、新知识、新的教学方法加上素材、资料的缺乏,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涉及其他学科的一些知识,要时刻关注新的历史成果。 5、如何做好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上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何评价呢:是对历史知识的落实掌握程度、对探究活动的参与程度?虽然《课程标准》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提出了参考意见,但如何让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不流于形式,如何正确引导学生通过评价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凸现新课程的教育与评价功能呢? 三、新课程----“路在何方“? 面临如此众多的问题与迷茫,任何抱怨都是无济于事的,大凡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必然是荆棘遍地,与其坐一待毙,不如积极开拓。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了。” 1、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面对现实,尽快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机遇与挑战历来是并存的,挑战面前,智者胜,勇者强。课程改革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因为“前无古人”,从而为教师自身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尽快实现由一个主体者向一个主导者的角色转换。 2、依据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课标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既然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那么我们按照课程标准指导教学,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课首先应该上到什么程度,学生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我们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课标又只是最低标准,这就给教师和学生又留下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除了完成课标要求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拓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面向全体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3、按课标要求和教学实际,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标、教材的理解、把握,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如可以把必修课历史(Ⅰ)中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进行中外对比学习。也可以把《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进行古今对比、分析、整合,力求生动、活泼,入情合理、切实可行,既有利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又有利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 4、加强课前预习,注重初、高中历史的衔接,发挥每课的导言作用。学生缺漏的史实,我们可以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条件不好的可让学生把初中历史课本带着,引导学生主动去回顾与主题内容有关的历史史实,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能温故而知新。必要时教师可以做一些引导、补充。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每一课的导言,那将给我们的学习带来很多启示,颇有提纲挈领的功能。 5、教育学生关注现实与历史的联系。平时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报刊杂志,随时就现实中碰到的有关历史问题进行讨论,追根溯源,与教材中相关专题进行联系,一方面可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能水到渠成,真正实现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 6、主动加强与其他学校同学科教师和同校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交流。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同时也有利于优势互补,促进整体上的共同发展,毕竟新课程改革是新的东西,没有固定模式可循,都处于摸索阶段。 7、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教师自身加强学习相结合。教育主管部门如果能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将更有利于这场改革的顺利进行,毕竟这场改革需要改变的东西太多了,上至观念、方法,下至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更新、新知识的储备,只有上级主管部门真正重视了,才能带领学校真正动起来,否则大家有可能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改革就只是一场走秀而已。培训不应当只是一种观念上的培训,更重要的应是一种实际教学上的指导。比如教材编撰部门如果能向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围绕各专题的史料素材,将会大大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也更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素材资料,得出结论,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另一方面教师本身也应加强学习,最好应建立起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广泛挖掘课程资源,积累必要的知识和素材储备,重新建构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以便在这场改革中更好地展示自己,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之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