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识点框架(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识)
一、文化为什么能够传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内涵和表现(是什么)
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多样性还可以表现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点拨: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为什么)
(1)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点拨:
世界各民族间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的社会实践决定了文化是世界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文化是民族的。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点拨:
①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其次要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怎样做)
(1)坚持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2)遵循的原则──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点拨:
①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②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唯有民族平等,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唯有文化多样,世界才能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文化如何传播──文化传播的途径和传媒
1.文化传播及其主要途径
(1)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就是文化传播。
(2)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有: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
2.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1)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3)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交流的作用
(1)有利于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2)有利于外域文化传入,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
▲ 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知识构建】
【时政热点】
1. 2007年12月16日 ,国务院正式公布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取消“五一”黄金周,增加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目为法定节假日。
2.近年来,“中国文化年”在海外引发了中国文化热。2007年,我国开展了“中韩交流年”活动,在俄罗斯举办了“中国年”活动。
3. 2007年12月11日 至12日,第二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在京召开。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而今,孔子学说已走向了五大洲,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正是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以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现实实践。
【真题演练】
例1.(2007年广东高考,31)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白蛇传、梁祝、孟姜女等传说榜上有名。国家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为了经济利益
C.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D.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答案:AD
例2.(2007年广东高考,32)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这说明
A.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B.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C.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答案:BD
例3.(2007年广东高考理基,59)文化传播有多种途径,其中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特点的文化传播途径的是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互联网 D.教育活动
答案:C
例4.(2007年广东高考文基,12)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时,我们应当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这样做有利于
①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③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④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例5.(2007年海南高考,14)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例6.(2007年山东文综,22)自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例7.(2007年宁夏文综,19)2006年中国举办“俄罗斯年”,开展了俄罗斯文化节、教育展、文艺演出等200多项活动,规模前所未有;2007年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内容丰富多样,大展中华风采。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
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示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③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例8.(2008年广东高考,32)北京奥运会得到我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申奥宣传片中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诠释以及中国人民热情与真诚的笑脸征服了世界。这表明
A.奥运会既是体育盛会,同时也是文化盛会
B.文化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全世界
C.北京奥运会可以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D.奥运会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答案:ABCD
例9.(2008年广东高考文基,10)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没有意义 ②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财富,而不是人类共同财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例10.(2008年广东高考文基,12)中国的舞龙、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桑巴舞等表明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
①民族性 ②多样性 ③交融性 ④独特性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例11.(2008年海南高考,14)“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2008年8月8日 开幕的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盛大节日。北京奥运会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这是因为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例12.(2008年山东高考文基,21)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例13.(2008年江苏高考,22)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作为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平台,向世界展示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这表明
A.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B.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
C.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D.儒家思想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答案:A
【能力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这表明
A.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
B.人们的文化消费日益多样化、多层次
C.不同历史时期,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不同
D.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生活
2.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上的区别,造就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些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这表明
A.文化多样性是社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B.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为保护文化多样性应减少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
D.文化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上
3.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可以从 中充分体现出来。
A.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B.民族节日和民族服装
C.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 D.文学有和艺术
4.我国有四大传统民族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我们庆祝民族节日,是
A.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B.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C.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中华民族的标志
5.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为世界独有,俄罗斯的芭蕾舞、意大利的歌剧等享誉天下……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大观园,上述材料表明
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为民族的多样性 ②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其文化是有差异的 ③文化是民族的 ④思想理论是最正确的文化形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当今在青少年中盛行流行文化、外来文化。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于自己的传统节日却淡漠了。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继续扩大开放,加快我国传统文化融入世界的步伐
B.要尊重认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C.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D.加强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7.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的本质是一种傲慢的态度,也是一种学术浅薄。反对文化中心主义
①是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表现 ②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③是尊重差异、平等相处的要求 ④是承认各国文化具有优劣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客家人是汉族的独特群体,客家先民经过多次大迁徙,将中原文化带到岭南,岭南文化相应发生了变化;客家人在岭南创造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围屋和方言就是见证。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②文化交流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③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④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是人口迁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 2007年3月27日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发布会在首都博物馆举行,奥运奖牌“金镶玉”正式对外公布。奖牌设计突破了百年奥运会史上以金属制作奖牌的传统,使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和谐地凝聚在方寸之间。这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这体现了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③文化创新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进发。”“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强调的是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D.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11.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
①古代商旅活动 ②网络互动 ③教育 ④人口迁徙 ⑤红色旅游 ⑥科考队南极考察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12.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有利于
①加深理解,密切各国联系 ②促进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 ③消除民族隔阂和偏见 ④促进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二、非选择题
13.辨析: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属于这个民族,它是这个民族发展的见证。
【问题探究】
1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五届亚欧首脑会议上指出,“关于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中国古代哲人曾有精辟的概括,如‘和而不同’。不同的文化与文明都有相同的、合理的内涵,可以相互借鉴。”“中国古代哲学家所推崇的‘亲仁善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讲如何处理不同文明国家之间关系的道理;欧洲也有同样的哲理。这就是‘多样性中的统一性’。我认为不同文明不仅可以对话,还可以共处、学习、借鉴。”
请简要分析在当今世界坚持文化多样性的看法。
【思维拓展】
1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品、资本、人才的跨国流动日益广泛,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但只有优秀的民族文化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独特的精神标识。联合国教科文组合总干事松蒲晃一曾说过“只要文化活着,这个国家也就活着”。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只要文化活着,这个国家也就活着”这句话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AACC 6-10 BACBA 11-12 CB
二、非选择题
13.(1)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一定地域内由其社会实践产生并发展的。不同的社会实践,使每个民族的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征,它是民族实践过程的反映,也是这个民族发展的见证。
(2)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是属于这个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因而各民族的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人们不仅要看到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特征,而且也应该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共性和世界性。
14. (1)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对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建立和谐的国际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要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15.(1)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民族文化维系着社会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2)世界上各个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不同民族文化是不能互相代替的。在经济一体化浪潮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人类社会发展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