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成人高考

    高考文科综合知识点(文科综合考试答题技巧)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9 17:13:08

    文科综合策略篇

      在最后的复习阶段,考生如何在临考前的“黄金时段”获取“黄金成果”?文科综合应如何复习,以便考生在高考中减少失分呢?

    文科综合如何复习?

    地理

    历史

    政治

      地理复习一般分成三轮,时间主要放在第一、第二轮。其中第二轮复习一般从4月初到5月中旬,其任务是查缺补漏。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注重地理学科内主干知识的综合复习,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1.利用专题复习,构建知识体系。

    复习过程中要打破教材的界限,把散落在各章节的同类地理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将知识重新整合。根据这一原则,教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如下专题:1.地图知识和地理图表的应用;2.宇宙和地球;3.大气;4.海洋和陆地水;5.地质和地貌;6.生物、土壤和自然带;7.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8.农业生产;9.工业生产;10.交通、通讯和商业;11.聚落;12.人口与环境;13.文化和旅游;14.世界政治经济;15.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中通过专题进行知识纵向梳理,再辅助以主线串联,类比区分等方法横向联系使地理知识系统化。

    2.重视图的复习和运用,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读图析图能力的高低与地理学科得分高低有很大的相关性。目前地理图表大体上可以分成地理分布图,原理模式图,统计图,等值线图,经纬网图和表格,要求考生能做到图表的相互转换,一图多用,图文转换。

    3.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将所学知识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综合能力。

    当前牵涉到地理知识的热点很多,如我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五大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重整,三农问题等。

    4.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重视答题方法的训练。

    后段复习大部分时间是考试做题训练,应精选能力含量大的题目,如近几年的高考题进行训练,切忌题海战术。

      高考历史命题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和评价。

    复习时,首先要紧抓《考试大纲》,对于《考试大纲》未包括的教材内容略看,《考试大纲》中有而教材中没有的内容要及时补充,并认真掌握。比如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屯田制和均田制、玄学、隋唐时期的宗教哲学与教育、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教育、明清时华侨与南洋的开发等,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应补充掌握。还有一些原先是教材的小字,《考试大纲》中也作为考查内容,像“三一八”惨案等。

    其次,以教科书为主,重视基础知识。高考历史一般容易题占20%,中等难度题占50%,而难题只有20%。例如2002年文科试卷选择题16题,20题、21题,2003年17题、18题,都是较为简单的考题,高考的考查重点仍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因此,考生要重视教材,尤其是整理必修部分的知识点,尽量少钻研太难的题,基础差点的考生应考虑放弃难题,着重搞清难度中等甚至中等偏下的问题。忌过分强调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忽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再次,注重整合知识的系统体系。在一份文科综合试卷中,包括了政、史、地三科知识,因而高考时更要注重对考生知识体系的考查。考生要注重专题复习。比如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三次科技革命等专题。此外,还要依据教材的目录,找出历史知识的脉络,把零碎的历史知识构建成互相联系的网络体系,并辅以一定量的复习题。忌过多进行跨学科交叉渗透,忽视构建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

    最后,注重培养审题能力。例如2002年文综卷的38题,问:比较清政府与新中国外交政策有何根本差异。有些考生分别列出历史史实,但未能概括出清政府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差异。2003年文综卷40题,问:1943年至第二战场开辟期间,反法西斯战争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哪些重大进展。这一题要求考生首先看清时间段,然后再依据反法西斯战争的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答题。因而平时训练中应注意对题目的审查,找出题目考查的方向,考查的重点,并选做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培养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忌走马观花地看题,结果答非所问。

      2000年至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特别注意控制和把握四个方面:一是强调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二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考查运用知识分析,评价、论证实际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三是处理好综合性试题主题与各学科主干知识之间的关系;四是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这些对2004年的复习备考有很好的启迪。

      (一)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综合能力测试突出能力目标,但必须以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铺垫和基础。所以,政治学科应对高考,必须从学科内,从基础入手,以提高能力为目标。

    第一,考生要通过复习,熟练掌握经济、哲学、政治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重在理解。

    第二,考生要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切实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又要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重在运用。

    (二)拓宽视野,关注社会现实,全面提高能力和素质迎着热点出题是文科综合卷的基本特点,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始终是高考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扩大阅读面,涉猎有关社会、科技、生活方面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的相关资料。

    在复习中,考生必须注重将教材基本知识与重大时政有机结合起来,突出热点。

    (三)以多元信息为素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也是对高考综合能力测试的一个重点内容,这就要求在复习中应该注意尽可能多地接触各种信息资料,学习归纳提取各种不同特点信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提取有效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正确把握题型特点,掌握解题技巧文科综合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基本类型。一般来说,首先要求认真审题,准确把握命题要求;其次要抓住中心,找准切入点;再次要多角度思维,多种方法并用;最后要回归教材,找出解答问题的“知识支点”。并且要求正确地科学地运用政治术语,答案要“分层分要点”,条理分明。

    高考政治:要进行全方位调控

    高考历史:最后关头复习有诀窍

    高考地理:应考要提高的三个能力

      调整复习方法

    1、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在考场上能利用基础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新问题,因此就要回归课本,了解知识的系统、结构、规律、联系等,而不是仅仅会背诵。

    2、以考纲为支撑重点复习,明确考纲中的考点要求,首先注意强化对新增考点的把握,领会其实质,其次注意有变动的知识点,再次注意常年稳定的考点,最后,注意删去的考点。然后按照教材知识体系,由点到线到面,使得每一个考点能在教材知识网络中再现,做到心中有数。

    3、抓住热点专题复习,把握时事热点的背景材料,特别注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比较稳定的东西和近期最新举措,注意各项改革的主体思路,把握时事热点问题的原因、重点、重大意义等,形成专题复习,以此锻练针对新情景中的具体问题重新建构知识的思维方法。这是高考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4、结合近两年的综合试卷和《考试说明》中的样题,强化复习。

      学会“读-理-练”

    高三复习迎考已进入最后的关键时刻,对于选修历史科的考生来说,面对涵盖古今中外历史的教科书和众多复习材料,往往有不知从何下手之感。建议考生在这最后阶段,抓住三个环节:

    三读反复通读复习材料

    1、认真阅读教科书。近年高考强调以能力立意命题,但能力离不开史实素材,而读教科书是了解熟悉史实的主要途径。考生要边读课文边划记号,细心领会,熟记在心。

    2、反复阅读笔记本。一般来说,指导老师都会在第二轮复习中,以专题总结的方式,归纳史实,串联线索,阐明规律。翻阅听课笔记,有助于从不同于教科书的角度加深印象,加强理解。

    3、仔细阅读以往做过的练习卷(包括答案)。从中可以回顾史实,调整视角,了解如何审题,如何解答。特别对做错的习题要多加审视,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以上的阅读,至少系统地进行三个循环。此外倘有余力,可以在老师指导下,选读一两本教辅书籍,这类书籍往往有史实综述、专题表格、解题技巧、习题训练等辅导性内容可供参考。

    三理进行必要的梳理

    1、理解文意:阅读不仅是为了熟悉史实,更重要的是领悟史识。例如,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相继的失利,悟出以城市暴动为特点的俄国式革命道路不合中国国情。

    2、理清体系:以时间顺序为经,以专题史实为纬,以中外联系为交叉点,构建史实体系,进行知识内化。通过自己的二度创作,提升为史能,转化为史识。

    3、理顺思路:在此不仅仅指解题思路,更强调了解、熟悉、掌握常用的解题方法、技巧和切入点,还要注意合理作息,调整心态,控制情绪,切勿焦虑。

      三练解题训练讲求实效

    1、针对性:要在老师指导下,针对教材的重点、易考的热点、自己的薄弱点,加强针对性训练。

    2、实效性:选择题争取全部做,其他题型,只须有选择地做一部分。为了节省时间,简答题只要写上三言两语的要点。问答题可只写审题角度,而历史小论文写上四五篇即可。

    3、计划性:建议先做分类卷,后做综合卷,对做错的题目要及时纠正。在时间安排上对什么时候阅读、什么时候做习题,要有合理调度,尽量相对固定。小段时间可做选择题,大段时间则做大题目。练习注意限时,尽量模拟应考氛围。

      冲刺阶段复习

    1、梳理知识。在最后阶段要认真对照考纲,抓住主干知识,才能事半功倍。如:自然地理部分要在“懂”字上下功夫,人文地理要“精”,用最简单的话记住要点。

    2、抓住地图。地图是地理独有的知识载体,掌握了图就把握了地理脉络。况且从心理学角度讲图形又比文字好记,这是地理学科最好的学习方法。

    3、精选习题。最后阶段要做习题,但题要精选,建议认真研究近三年的高考真题。做题后要思考,该题主要考核哪些知识?能举一反三。

    4、关注热点。记住,热点、焦点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地理知识,要回归到课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特别是有关区位条件、人地关系的内容在恢复综合考试的几年中,年年是考核的重点,决不可掉以轻心。另外国内要重视东北区、关注航天;世界适当关注中东、俄罗斯。

    临场应试能力:

    1、准确审题,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穷尽一切条件,题中的每一句话、每个数字、符号,都是解答问题所必备的条件,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弄清题意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条件与结论。忽视的信息就是我们丢分的地方。

    2、确定思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清思路,确定答题的范围、重点和层次。临场要注意你对于新问题的应变能力,拿到新问题,新资料,可能是没有学过的,你就要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迅速调集头脑中储备的信息,沉着应对。

    3、科学、全面地表述答案的能力。答题要针对问题科学表述;全面到位,有因有果、上下联系;还要逻辑清晰,最好列出1、2、3点。地理语言决不能用“好像”、“可能”、“大概”这样的词来作答。要抓住关键词,尽量使用地理名词,答题时要面广点全。对于跨学科交叉渗透综合题,要根据题意确定运用各学科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回答。越是综合性强的题目,回答越要简练,不必过分展开。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