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青藏高原夜雨多的原因(青藏高原 河谷)
- ·下一篇文章:高考历史材料类选择题的答题技巧是什么(高考历史材料类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高考散文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基础知识及答题技巧)
文学作品包括散文、小说、诗歌、戏剧。而戏剧和现代诗歌阅读的考查在近年的高考中还未出现,模拟题中也不曾见。所以文学类文本阅读一般指散文和小说的阅读。
散文阅读
阅读指导:
一、读懂读通文章
一般而言,做到以下三点则意味着读懂读通了文章。
1.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主要是明确各段间、各部分间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理出文章线索。在解答具体题目时往往还要仔细分析句间关系。
2.文章有统帅,主题主宰一切
把握主题是整体理解文章的前提。一篇文章,主题是灵魂,其它的诸如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等等都是为主题服务的。读文章首先要明了其主题。鉴赏散文时,可以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
3.人事物景史实言,洞明关系知谋篇
一篇散文中往往会涉及到诸多写作对象,这些写作对象除了与主题有关外,相互间也存在一些关系。这其中的关系,往往反映了作者行文逻辑与构思意图。
二、解题技巧
1.树立“赋分”意识
根据试题的分数来合理的分配答题时间,确定答案文字的长度,甚至大胆推断答案大体上可分为几点来表述,如4分的题一般可分为两条来表述,6分的题可分为三条来表述,事实上,标准答案也是按照两条或三条来确定答案要点的。赋分的多少常常也暗示了试题的难易度,对于小分值的试题,考生的思考应该简洁。
2.树立“提示”意识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题干的设置,为了让考生能写出正确答题,常常煞费苦心,在题干中安排提示性的语言,指导考生准确答题。这些提示性的语言分“明示”和“暗示”两种。
“明示”如“联系全文”“在第三段”“开头”等明确提示考生有效的答题区域;如“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等明确提示考生答题方向或内容;如“简要分析”“具体说明”“
请按空间位置分类列出”等明确提示考生答题的具体要求。
“暗示”具有很重要的暗示作用,读懂暗示是取胜的一大法宝。如2006年广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第4题:文章开头说:“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从全文看,这里所说的“神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解答此题首先注意“神奇”的谓语是“享受”,而“享受”又要分“方面”,因此不能答具体的《傅雷文集》、泥公鸡等物。其次要考虑到问“表现在哪些方面”而分值只有2分,又要“从全文看”,这就暗示考生可能从两个“方面”作答。
3.树立“意图”意识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