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高中语文必修四有哪些重点字词和词语(高中语文必修四有哪些重点字词和句子)
- ·下一篇文章:如何快速进入高三状态(如何有效进入高三阶段)
时政热点分析题(时政热点类问题答题技巧)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的热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近两年时政热点;(2)新科学、新技术的发明及其应用对人类的启发或反思;(3)关系人类发展前途的重大社会问题(如地区冲突、战争、区域联系、和平与发展)和人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4)学科内和学科间既具有自然联系又具有可再生性的知识内容。
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以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为立意中心的题目约占70%的比重,如(1)西部开发、(2)产业结构调整、(3)经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4)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5)巩固和加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6)扩大内需和消费问题、(7)中国的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8)社会改革与思想解放、(9)中美关系、(10)殖民掠夺与民族独立运动、(11)我国不同省份水土流失形成原因。
备考2002年高考文科综合,以下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值得关注:
(1)人与生态环境;(2)加快西部开发,完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3)亚洲及环太平洋地区经济的发展;(4)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5)民族解放运动和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6)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巩固与发展;(7)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8)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9)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9·11”事件与国际政治形势新特点;(11)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及中美关系;(12)中日关系与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问题;(13)以德治国与公民道德规范;(14)扩大内需的方针与措施;(15)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变化;(16)“三个代表”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17)孙中山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18)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19)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20)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1)反恐与反霸问题;(22)巴以冲突与中东局势的历史原因;(23)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24)区时的计算与等高线,地图知识实际应用;(25)地球自转、公转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26)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缺乏的形成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措施;(27)大气运动和常见天气系统;(28)自然资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29)农业布局、工业布局、城市化进程与保护生态环境;(30)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要着眼于对当前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思考,要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同时也要结合学科的主干知识,不能超越高中学生的知识能力范围和生活经验。要避免像新闻媒体那样从宏观方面泛泛而谈或像专家学者那样进行专业性探讨,要体现“用中学生的眼光看世界”的特定要求。新闻媒介、专家学者对有关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能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对我们搞好专题复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我们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因为他们探讨热点问题的方式与高考的方式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他们可以使用某些专业术语、专业理论,可以具有批判性、探索性,可以是个性化的一家之言。而高考命题不仅受制于《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还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高考试题的答案必须是成熟的有定论的观点(即使是开放性的试题,其答案也必须言之有理,用中学生的眼光看世界),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有很高的认同度,否则就会引起广泛的争议。
分析时政热点必须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让思维向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平时要多考虑这个问题有没有可深入的余地,能不能转换不同角度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农业发展和改革产生的影响。从长远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我国农业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改善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环境,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以及外贸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给我国农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对此要有足够的估计。从近期看,由于国际市场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较低,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土地密集型的大宗农产品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而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质量差,不符合国际标准,市场开拓能力不强。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特别是主产区农民的增收。因此我国农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面向国际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2)农科教相结合,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实行集约化管理,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提高质量,降低成本;(3)实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①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高价值农产品和出口创汇农业,沿海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地区要发挥粮食生产优势,优化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加工转化和产业化经营,把粮食产业做优。西部地区要加大退耕还林步伐,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②是调整农产品结构,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用化。③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④是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在分析热点时,应切实把握时事热点、焦点问题的来龙去脉:第一,每一个重大热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定要完整把握;第二,每个重大热点与教材中的哪些知识可以挂钩,也要全面了解。只有掌握了每一个热点问题的具体内容,知道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才能做到分析有根有据,条理清楚,完整准确;只有找准热点问题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点,才能做到多角度、多侧面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湖北省黄冈中学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的热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近两年时政热点;(2)新科学、新技术的发明及其应用对人类的启发或反思;(3)关系人类发展前途的重大社会问题(如地区冲突、战争、区域联系、和平与发展)和人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4)学科内和学科间既具有自然联系又具有可再生性的知识内容。
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以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为立意中心的题目约占70%的比重,如(1)西部开发、(2)产业结构调整、(3)经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4)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5)巩固和加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6)扩大内需和消费问题、(7)中国的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8)社会改革与思想解放、(9)中美关系、(10)殖民掠夺与民族独立运动、(11)我国不同省份水土流失形成原因。
备考2002年高考文科综合,以下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值得关注:
(1)人与生态环境;(2)加快西部开发,完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3)亚洲及环太平洋地区经济的发展;(4)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5)民族解放运动和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6)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巩固与发展;(7)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8)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9)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9·11”事件与国际政治形势新特点;(11)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及中美关系;(12)中日关系与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问题;(13)以德治国与公民道德规范;(14)扩大内需的方针与措施;(15)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变化;(16)“三个代表”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17)孙中山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18)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19)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20)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1)反恐与反霸问题;(22)巴以冲突与中东局势的历史原因;(23)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24)区时的计算与等高线,地图知识实际应用;(25)地球自转、公转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26)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缺乏的形成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措施;(27)大气运动和常见天气系统;(28)自然资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29)农业布局、工业布局、城市化进程与保护生态环境;(30)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要着眼于对当前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思考,要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同时也要结合学科的主干知识,不能超越高中学生的知识能力范围和生活经验。要避免像新闻媒体那样从宏观方面泛泛而谈或像专家学者那样进行专业性探讨,要体现“用中学生的眼光看世界”的特定要求。新闻媒介、专家学者对有关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能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对我们搞好专题复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我们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因为他们探讨热点问题的方式与高考的方式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他们可以使用某些专业术语、专业理论,可以具有批判性、探索性,可以是个性化的一家之言。而高考命题不仅受制于《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还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高考试题的答案必须是成熟的有定论的观点(即使是开放性的试题,其答案也必须言之有理,用中学生的眼光看世界),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有很高的认同度,否则就会引起广泛的争议。
分析时政热点必须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让思维向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平时要多考虑这个问题有没有可深入的余地,能不能转换不同角度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农业发展和改革产生的影响。从长远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我国农业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改善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环境,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以及外贸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给我国农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对此要有足够的估计。从近期看,由于国际市场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较低,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土地密集型的大宗农产品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而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质量差,不符合国际标准,市场开拓能力不强。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特别是主产区农民的增收。因此我国农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面向国际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2)农科教相结合,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实行集约化管理,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提高质量,降低成本;(3)实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①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高价值农产品和出口创汇农业,沿海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地区要发挥粮食生产优势,优化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加工转化和产业化经营,把粮食产业做优。西部地区要加大退耕还林步伐,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②是调整农产品结构,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用化。③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④是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在分析热点时,应切实把握时事热点、焦点问题的来龙去脉:第一,每一个重大热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定要完整把握;第二,每个重大热点与教材中的哪些知识可以挂钩,也要全面了解。只有掌握了每一个热点问题的具体内容,知道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才能做到分析有根有据,条理清楚,完整准确;只有找准热点问题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点,才能做到多角度、多侧面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湖北省黄冈中学 周益新 黄冈黄州区一中 高翔) 黄冈黄州区一中 高翔)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