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主要目的(浦东新区建立背景)
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复习设计
福建连城二中 陈立新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理解和分析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说明建设城市新区是上海市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3.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比较分析地理数据的思路和方法。
4.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学会分析地理图表、地理事实和地理问题,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要点阐述
(一)上海市的发展
1.优越的区位条件
(1)便捷的交通。大陆海岸中点、长江航线入海口、京沪、沪杭铁路。最具优势的是水运,上海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间位置。
(2)广阔的经济腹地。处于沿海、沿江两大经济地带、沪宁杭工业区城市带,经济腹地广阔。
(3)高素质的劳动力。劳动力丰富、较高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和商品经济意识,大量的内地民工和人才流入大上海。
(4)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对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农业发展条件好,且非常发达,有大量的农副产品,可以供应上海。
(二)城市规模的扩大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商业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随着城市化和经济规模的发展,人口规模也迅速扩大,从而导致上海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黄浦江以西、向北、西、南三个方向延伸;郊区兴建了一大批卫星城和开发区)。
(三)上海面临的城市问题
1.道路狭窄、交通堵塞。
2.居住拥挤。
3.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
4.用地紧张。
学法指导
1.通过上海市的地理位置图和上海市区范围的扩展图,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上海的地理分布和范围。上海市地处长江出海口,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背靠富饶的长江三角洲,既有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又有高素质的劳动力来源,近代以来就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
2.以上海市的地理位置图和中国政区图作为载体,通过“上海市的发展现状、交通运输条件、经济联系范围、劳动力素质和农副产品供应”四个方面来剖析上海市发展的区位条件,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分析上海的区位优势。
3.通过上海市区范围的扩展图,建立以下的思维线索“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上海市的用地规模迅速扩大──市区不断向外扩展──卫星城数量迅速增加──面临着居住拥挤、交通堵塞、绿地减少、环境质量变差、用地紧张等众多客观问题”,通过以上线索来分析上海城市发展的现状,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建设城市新区,成为上海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4.结合城市的区位因素、城市化的发展等有关知识进行复习,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上海市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并能够促进学生掌握城市区位的分析方法。
试题分析
读“上海市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海市为了有效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了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等卫星城和F_________________新区。
(2)浦东新区位于贯穿上海市区的_________________东侧,东濒_________________,北临_________________。浦东地形水文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来水厂的取水口将移到黄浦江上游的G处,是因为______________。宝山钢铁总厂的区位条件,从经济效益考虑,接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便;从环境效益考虑,既处在河流__________,又位于盛行风向_________________的郊外,减少了对市中心区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答案](1)宝山 嘉定 松江 金山 南江 浦东(2)黄浦江 东海 长江 地形平坦 河渠纵横(3)上游水质良好 市场 交通 下游 垂直。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1.城市的分布(卫星城的名称与分布)。2.上海市的政区分布和自然条件。3.城市和工厂的区位因素。有了以上基础,容易得出答案。
能力训练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
A.城市的人口规模 B.城市的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特大城市的数量
2.市区人口数以及城市国民生产总值一直稳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的是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重庆
3.上海市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4.有关上海区位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上海是我国最大的交通枢纽,对内、对外交通便捷
B.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上海市与广大地区的经济联系最为广泛
C.上海市的劳动力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和商品经济意识
D.气候干旱,山地多,平地少是上海市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
5.沪宁杭城市带的核心城市是
A.宁波 B.杭州 C.上海 D.南京
6.有关上海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港区沿长江分布
B.其经济腹地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C.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主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1/3左右
D.港口泥沙容易淤塞航道,经常采用挖泥船清理淤泥
7.上海市建立卫星城,开发浦东新区的目的在于
A.扩大城市用地规模B.将市中心区的污染企业外迁
C.控制市中心区的人口规模 D.建立新的工业和金融中心
8.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进行合理规划 B.加强城市管理
C.扩大绿地面积 D.限制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
9.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绿地面积的扩大②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③城市的功能性分区④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0.上海市面临的主要城市问题有
①道路狭窄,交通堵塞②居住拥挤,用地紧张③经济增长速度过快④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上海市的农副产品供应不足影响上海市的发展
B.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商业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
C.上海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展,市区范围依托黄浦江西岸,向北、西、南三个方向延伸
D.上海市每年生产的国民收入有一半以上提供全国使用,为全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12.有关上海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上海市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间位置和长江航线的出海口②上海市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过渡地带③上海市位于我国东部地带与中西部地带的结合部④上海市位于我国沿江、沿海两大经济地带的交叉点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读“上海市及上海港范围和位置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回忆中国地图,结合上图说一说上海港在全国的海、陆、水(河)交通区位:
①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的_________________(南、中、北)段;
②位于_________________铁路和_________________铁路的交汇处。
(2)上海港主要港区沿_________________江分布,货物吞吐量占全国主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_________________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港口。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