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8年陕西招生计划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8年陕西招生计划人数)
- ·下一篇文章:湖南高考课程标准(湖南高中新课改)
政治《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的选择题)
考生们在高考复习中总会遇到一些易错易混知识点,如何避开这些知识点“陷阱”是同学们想要了解的,以下是新东方网高考网小编整理的2019高考政治常考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供参考。
73.平凡的岗位创造不出人生价值。(×)
分析:这种观点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作为青年人要反对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空谈,应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和日常生活中踏踏实实地工作和奉献,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74.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分析:(1)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2)从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相斗争而发展,唯心主义哲学较它先前的唯物主义哲学来讲显然是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因此,唯心主义在其发展史上有其进步、正确的因素,不能绝对地认为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3)正确与错误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无论是唯心主义哲学,还是旧唯物主义哲学都有错误的一面。因此,不能说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75.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分析: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对经济发展、政治变革起巨大的反作用,但归根到底是第二位的。
76.物质的“唯一特性”与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回事。(×)
分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而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77.意识也在运动,所以,运动可以离开物质。(×)
分析:意识也在运动,但是,意识的运动是物质运动的反映。人脑是意识运动的物质承担者,运动离不开物质。
78.规律有好坏之分。(×)
分析:规律是客观的,其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规律无好坏之分。规律可以给人带来积极的作用,也可以带来消极的作用,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从而创造有利于规律发挥积极作用的条件,限制规律发生消极作用的条件,使规律发挥积极作用,造福于人类。
79.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分析: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永恒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任何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都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所以,认为规律都是永恒的、万古不变的观点是错误的。
80.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分析: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则必须依赖物质。
81.实践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分析: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我们获得知识则有两个途径:一是实践即直接经验,二是学习书本知识即间接经验。
82.“盲目的实践”是缺乏意识指导的实践。(×)
分析:实践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盲目的实践”并不是缺乏意识的指导,而是在错误意识指导下的实践。
83.真理是绝对的。(×)
分析:一方面,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绝对的。另一方面,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当客观情况或实践发生变化,原来属于真理的认识有可能成为谬误,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相对的。
84.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分析:联系是普遍的,但并不能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两个事物之间发生联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85.只有质变才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分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对于事物的发展来说,量变同样有意义,我们不能强调一点而否定另一点。
86.创新是人们思维的产物。(×)
分析:创新离不开人的思维,但创新归根到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87.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双方。(×)
分析: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关系;统一,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关系。
8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互为前提而存在,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体。(×)
分析:特殊性是普遍性存在的前提,二者的关系不能倒置。普遍性是从特殊性中抽象出来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89.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分析: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如果不在同一个统一体中,就不能构成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同处于同一个统一体中时,才能构成矛盾关系。
90.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
分析: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中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的说法缩小了人民群众的外延。
91.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对等的关系。(×)
分析:(1)一般来说,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个人的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通常认为前者是贡献,后者是索取。贡献和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个人对社会作出了贡献,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为个人索取打下了基础。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又会激发起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2)贡献与索取不是对等的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居于首位,“贡献越多,索取越多”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人生价值的真正意义在于贡献,贡献始终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无私奉献”是我们应该大力倡导的精神。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