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湖南省郴州市2021高三第一次质检(郴州市高三第二次质检2020)
- ·下一篇文章:浅谈高考数学解题思路与技巧(高考数学解题规范)
高二会考政治卷子(高二会考政治答题模板)
说明:l、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表格内。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选出。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07年新当选的确中央政治局常委是( D )。
1、习近平 2、李克强 3、贺国强 4、周永康
A、1 3 B、3 4 C、1 2 3 D、1 2 3 4
2.“八一”建军节的确定时间实在( B )。
A、1927 B、1933 C、1945 D、1949
3.“欧佩克”是指( D )
A、中东石油组织 专业性的国际组织 B、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C、中东石油组织 区域性的国际组织D、石油输出国组织 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4.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属于( C )
A、中央银行 B、专业银行 C、商业银行 D、政策性银行
5.2007年9月2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 A )保税港区。
A、海南洋浦 B、上海洋山 C、大连大窑湾 D、天津东僵
6.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100元人民币,实际支付50元。人民币50元执行的职能是( B )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
7.合理的市场价格必须( D )
A.始终与商品价值相等 B.始终低于商品的价值
C.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 D.由价值决定并反映市场供求状况
8.价格变动对商品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的影响,降价是商家扩大商品市场占有率,争取竞争中有利地位的重要手段。“降价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表明了( C )
A.降价会导致商品的价值量增加 B.市场占有率与商品的价格高低成正比
C.商品价格的高低可以影响市场需求 D价格变动与商品的供给量密切关系
9.一些本来只有少数人有能力购买的高档商品,过了 一段时间后,其价格会逐渐降低,成为寻常百姓都买得起的普通商品。这是由于( C )
A.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减
B.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减少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减少
10.如果粮食价格上涨,会带动肉、蛋等价格的上涨。这是因为( C )
A.粮食与肉、蛋等是互为替代品 B.粮食与肉、蛋等是互补商品
C.喂养猪鸡的成本增加 D.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11.经政府部门审核批准,2006年春运期间,部分运输能力紧张的旅客列车票价实行上浮。这种做法(B )
A.意味着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票价上涨 B.体现了供求关系与价格的相互制约
C.是铁路扭亏为盈的主要手段 D.说明经审核批准的价格才符合市场规律
12.海信集团十多年来投人技术研发资金20亿元,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打破国外垄断。这表明,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 C )
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13.居民对食物的消费属于( D )
A.发展资料消费 B.劳务消费 C.公共消费 D.生存资料消费
14.小明的爸爸是国有企业的干部月收入3500元,小明的妈妈开了一家小吃店月收入3000元,小明在一家私营公司当员工月收入2600元,问:小明的爸爸,小明的妈妈,和小明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C )
A.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15.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这一事实表明( C )
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 B.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
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16.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因为( B )
A.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B.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C.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7.认为思维决定存在,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的思想是( D )
A.唯心主义,不可知论 B.唯物主义,可知论
C.唯物主义,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可知论
18. 中日关系主流是好的,各个领域交流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应看到,两国间也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一看法 ( A )
①坚持了量变质变的原则 ②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③坚持了两点论、两分法 ④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9.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 B )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20.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内容,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符合:( B )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辩证的否定观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一切从实际出发
21.在我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有( C )
A、全国人大的人民代表 B、省级人民代表
C、县级和乡镇的人民代表 D、区长
2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B )。
A、关键 B、本质要求 C、核心 D、基础
23.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这表明( C )。
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的先锋队组织
B、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广大人民的政治组织
C、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
24.我国的国体是( C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5.在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是( D )
A、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B、乡镇人民政府
C、乡镇党委 D、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26.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是 ( B )
①组织和发展科学、文化、卫生事业 ②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 ③治理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④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下列不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 D )
A、红色旅游 B、参观历史博物馆
C、看电视、听音乐 D、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D )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29.你认为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根本区别是( A )
A.是否能够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B.是否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C.是否高雅、经典、流行 D.是否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30.“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否定了( B )
①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答案 |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31、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党的十七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时事2 P6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回答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2、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2.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势在必行,关键是搞好总体规划,全面安排,有先有后,分步实施。要正确处理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理水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辩证法的道理?(12分)
答:1、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南水北调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要全面安排,处理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理水污染和保持生态环境的关系。
2、事物矛盾有主次之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认识复杂事物时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南水北调势在必行,关键是搞好总体规划,同时又要全面安排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办事情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重视量的积累。南水北调工程要有先有后,分步实施体现了重视量的积累。
33.据《中国财经报》载文指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财政义不容辞的职责,财政必须鼎力相助。眼下紧迫的是确保国企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能按时足额拿到基本生活费和养老金,尤其是对那些特困企业、困难地区和老工业基地,中央财政应有倾斜政策。(20分)
(1)材料中反映出了财政的什么作用?(5分)
材料反映了财政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
(2)如何理解“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财政义不容辞的职责”?(15分)
社会保障支出是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财政通过社会保障支出,对社会分配进行者广泛的调节。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下,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发挥者积极作用。确保国企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能按时足额拿到基本生活费和养老金,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支持。因此,财政必须把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
34.十七大报告指出,传统的发展观片面的追求GDP的发展速度,人类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痛定思痛,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到资源的合理运用和对环境的保护。为此党和国家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再到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节约资源做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此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路。
阅读上述材料,在下列两小题中任选一题做答,若两题都做答,只按第一小题评分。
(1)从唯物论角度看,怎样才能做到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6分)
1、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承认和尊重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基本前提,要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2、自然界运动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但可以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2)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体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道理(10分)
1、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是一个艰苦探索的过程,体现了认识世界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2、认识是不断深化的。
3、实践推动了认识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决定认识。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