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国考三不限岗位有哪些2023(国考三不限岗位有哪些2024)
- ·下一篇文章:市场部公务员共有哪些岗位呢(市场部公务员共有哪些岗位类别)
国考公务员人数历年情况分析报告(国考公务员人数历年情况分析怎么写)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公务员考试。大家逐渐认识到公务员工作的各种优势。不仅稳定体面,而且待遇也不错。也能在工作中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也使得公务员考试的竞争逐年变大。那么近年来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数变化趋势是怎样的呢?今天,公务员考试网小编整理了历年参加公务员考试人数的相关信息。让我们来看看。
一、历年报考公务员人数
2023年国考招聘岗位31242个,2022年国考招聘岗位16745个,招录人员31242人。施用比例为68:1。 2021年国考招聘岗位数为13172个。录取人数为25,726人。与2021年国考相比,2022年国考增加职位3573个、人数5516人,总体增长21.4%。 2019年国考招聘岗位数9657个,招录人数14537人。 2019年国考,由于组织改革等原因,岗位数量和招收人数均有所减少,而往年其他年份的招收人数较大。
2023年全国统考报名每日数据趋势图
从2023年国考报名数据来看,每日人数持续上升,单日增幅非常“可观”。第七天突破百万,最后一天突破两百万。在报名后期,“行动起来”的考生人数比前一天同期增加了54万多人。从近十年国考报考情况来看,2023年国考报考人数处于领先地位,录取人数和报考人数均创历史新高。新高。
2、2023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50万人
从近十年的申请数据来看,招录人数与报考人数呈正相关关系。招收的人越多,报名的人数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2023年国考尤其如此:2023年国考共招收31242人。比去年增加了5858人,报名人数大幅增加,达到前所未有的超过250万人。
国家公务员考试启动以来,本次国家考试招录人数创历史新高,共招录3.71万人,首次报考人数超过250万人。扩大国考招生规模是国家“保就业”的具体落实,服务于中心大局。招聘计划向重点群体、重点领域倾斜。专门设立了25,000个项目来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困难、边远地区基层政府岗位,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验等措施,结合实际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充实基层公务员队伍。候选人的积极热情参与,体现了当代青年积极响应国家需求、为国家奉献的热情和支持。
以上是公务员考试网小编整理的《历年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公务员人数》的相关内容。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国家考试相关信息,请关注公务员考试网。
不知道国考面试的情况吗?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大礼包
轻松教你如何应对国考面试
点击领取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