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24年甘肃公务员考试省直考区面试公告
- ·下一篇文章:公务员晋升第一学历影响大吗(公务员晋升第一学历很差的名校硕士)
中央国家机关精减人员编制
“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按5%压缩,收回的人员编制将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对于裁减后少数部门的人员编制,实行5%的减员。”将给予一年过渡期,逐步消化。”
3月7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方案明确了重新设立科技部、设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等13项措施。其中,“中央国家机构精简人员编制”引起各界关注。这是25年来国务院机构改革首次提出精简人员编制的针对性要求。
此前,国务院进行了八项大规模机构改革。从以往的制度改革往往达到20%甚至更大的比例来看,本轮5%的比例目标相对温和,体现了渐进、有为、积极、审慎的改革思路。
裁员重点是“减”,但关键是“精”。 “减”的目的是要更加科学合理,要更有活力和战斗力,要“精”要追求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配置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的目标,以及更高效的运营和管理。
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加强科技、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机构职责优化调整,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依法治国。中央国家机构精简人员编制,既需要“优化调整机构职责”,又需要转变政府职能、精兵简政、过紧日子。
按5%的比例计算,本次裁员的绝对数量并不大,但此举具有示范性和方向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坚持过紧日子”“国家财政支出70%以上要用于民生”“过紧日子不是短期之举” ,但必须长期坚持。”压减人员编制是厉行节约原则的重要体现。
另一方面,这次机构改革不仅是精简,更是规范人员配置,比如对财务管理部门人员实行统一标准,纳入公务员序列管理。
方案还明确,恢复的人员将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也就是说,减员并不是各部门同时减员,而是在总量控制下进行结构优化,确保重点工作。支持领域和重点任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这体现了“主随势、民随主”的动态调整思路,是适应当前形势的务实求真做法。
随着中央国家机构人员编制的减少,地方政府各级机构也需要随之减少。去年以来,一些小县启动了地方机构改革。目标也是精简机构、精简人员、精简编制,“握紧拳头多出力”。
组织调整、人员精简,往往牵动多方利益,绝非易事。必须“咬紧牙关”,扎扎实实、毫不妥协地贯彻落实。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我们必须以更大勇气、采取更多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国家改革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