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刑法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刑法知识点总结)
- ·下一篇文章: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事件(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公务员面试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公务员面试题)
人工智能之“热”应带来更多思考
400台机器人整齐划一跳街舞,开场酷炫;复兴号、火星漫游车、天鹰无人机、神经外科导航机器人,分别代表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中国力度、中国温度——日前,央视科学挑战节目《机智过人》第一季收官,一项项人工智能成果展现在观众面前。
首季《机智过人》热播,与其采用的“人机对战”综艺手法,即人脸识别等国内人工智能顶尖项目接受超强人类检验有关,根本原因则是人工智能在2017年的发展之热。在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等发布的《网络正能量传播蓝皮书》中,“人工智能”位列创新中国热词榜第一。而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7”活动中,“智”字则被选为年度国际字。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力量,既是贯穿2017年的科技文化现象,也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关键词。
从写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到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再到2017年12月工信部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人工智能”在2017年持续火热。
在产业层面,知名科技企业纷纷发布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许多“独角兽”公司应运而生。2017年11月,科技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自动驾驶、城市大脑、医疗影像、智能语音这4个细分领域受益。
《机智过人》广受关注,是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发展风向在文艺创作领域的反映。而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则成为《机智过人》这档综艺节目引发的深层思考。在2017年年底举办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人工智能会不会更好地服务于人”成为热点话题,很多互联网领域人士并未过多讨论技术创新、商业模式,而是从哲学层面考虑人工智能的发展走向。
人工智能发展的逻辑为何?《规划》明确,“推动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智能化”。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发展,只靠国家政策引导是不够的,只靠企业自发行动是不行的,需要的是全社会共同参与、讨论,为“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贡献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机智过人》这样的科普行动和文艺创作多多益善。
在2018年,在未来,人工智能会越来越“热”。较之可能在某一天实现的“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才是令人担心的。如何不让这样的局面出现?唯有人类不断思考、不断创新。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