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招考信息 > 公务员招考

    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风俗(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一览表)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4 16:57:13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公共基础知识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在未来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实现理想!

    在公职类考试中,文史常识的考查比重较大,其中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的考查是一大热点。且节日和古诗词的对应是常考知识点。因此本文中将我国的常考传统节日进行搜集总结,方便大家理解记忆。以下是相关知识点的介绍:

    2013年起,国家法定节假日中,有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五个传统节日。

    一、除夕

    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

    相关诗句

    (1)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孟浩然(唐)《除夜有怀》

    (2)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方干(唐)《除夜》

    二、春节

    春节,农历的岁首,俗称“过年”,中华民族的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

    相关诗句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宋)《元日》

    (2)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唐)——孟浩然《田家元日》

    三、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也叫“灯节”“灯夕”“上元节”。

    习俗: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

    相关诗句

    (1)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宋)《生查子·元夕》

    (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宋)《青玉案·元夕》

    四、寒食

    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

    习俗: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

    相关诗句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唐)《寒食》

    (2)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唐)《寒食野望吟》

    五、清明节

    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由节气演变为节日的只有清明。

    习俗:禁火寒食、扫墓踏青、插柳带花、荡秋千、蹴鞠、放风筝、拔河、打马球等。

    相关诗句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唐)《清明》

    (2)“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高菊荀(宋)《清明》

    六、端午节

    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传说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习俗: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斗百草、驱五毒,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相关诗句

    (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宋)《浣溪沙·端午》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唐)《端午日赐衣》

    七、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燃灯、观潮、赏花(主要是赏桂花)、设宴等。

    相关诗句

    (1)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宋)《中秋月》

    (2)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唐)《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八、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又有“老人节”之称。

    习俗: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观赏菊花等。

    相关诗句

    (1)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唐)《九月十日即事》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小试牛刀】(单选题)有关节日和诗歌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A、元宵节——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B、寒食节——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中秋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中元节——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答案】D。解析:“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出自唐朝崔液的《上元夜》,A项对应正确。“日暮汉宫传蜡烛出处,日暮汉宫传蜡烛”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B项对应正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项对应正确。“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出自高菊荀《清明》,描写的是清明节。D项对应错误,故本题答案为D。

    【试题再现】(多选题)下列诗句与节日对应正确的是:

    A、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清明节

    B、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端午节

    C、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中秋节

    D、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元宵节

    【答案】ABD。解析:A项正确,“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出自明代诗人高启的《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诗中的“寒食过”、“几家坟上”是清明节的体现。B项正确,“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出自唐代诗人殷尧藩的《端午日》。由诗题可知该诗描写的是端午节。C项错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出自唐代诗人王缙的《九日作》。诗中提到的“登高”、“菊花”都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象征,而非中秋节。D项正确,“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出自宋代诗人姜夔的《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由诗题的“元宵”和诗中“卖汤元”可知该诗描写的是元宵节。故本题答案为ABD。

    做这种古诗词、习俗与节日对应的题目,应该结合实际生活,并且抓一些标志词,例如:中秋节的标志词——“婵娟”“玉兔”“玉盘”等,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进行积累。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