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逻辑判断推理解题技巧)
- ·下一篇文章:河南省副厅级干部公示(河南省政府任免一批正副厅级干部)
特别的您(特别的你意思是什么)
行测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到工程问题这类题型,其在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其实都是有章可循并且套路很深。工程问题作为行测考试中的热门题型,我们必须牢固掌握这种题型。工程问题所涉及的题型类别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在设特殊值的方法上大同小异,没有明显的区别。无论是基本工程问题、多者合作,还是交替合作,最先要解决的就是工作总量,因此,不管怎样设特值,都必须先得到工作总量,由此求出工作效率,进而求解工作时间。关于在工程问题中设特值的方法,中公教育为大家总结如下:
一、题干已知多个完成时间:设工作总量为“1”
对于此类问题,一般情况下,题干的已知条件均为工作时间,问题所求量也为工作时间。根据工程问题的基本公式,求解工作时间,就必须得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因此,设工作总量为“1”,根据题干中的时间表示出对应的工作效率,从而求得工作时间。
例1.一项工程,甲、乙合作12天完成,乙、丙合作9天完成,丙、丁合作12天完成,如果甲、丁合作,则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天数是:
A.16 B.18 C.24 D.26
【中公解析】B。设工作总量为1,则甲、乙合作的工作效率为,乙、丙合作的工作效率为丙、丁合作的工作效率为,那么甲、丁合作的工作效率为则甲、丁合作完成需要18天,故选择B选项。
二、题干已知工作效率的最简比:设工作效率的最简比系数为特值,再得出工作总量
题干中存在已知几者的工作效率之比,或者存在几者效率之间的倍数关系,则可直接设工作效率的最简比系数为特值,进而得出工作总量。根据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求出工作时间,进而根据题干求解其他条件下的问题量。
例2.一件工作甲先做6小时,乙接着做12小时可以完成。甲先做8小时,乙接着做6小时也可以完成。如果甲先做3小时后,再由乙接着做,还需要多少小时完成?
A.16 B.18 C.21 D.24
【中公解析】C。根据题干条件可知:不同完工方案下,工作总量保持不变是一定的。甲多做2小时,乙可少做6小时,那么2甲=6乙,则甲、乙的工作效率之比为3:1。设甲的工作效率为3,乙的工作效率为1,则工作总量为30。根据问题条件计算可得,乙还需要做21小时才可完成工作,故选择C选项。
通过以上两种常见题型的设特值方法,我们可以发现,利用特殊值求解工程问题,目的都是要先得到工作总量,进而根据题设相关条件求解其他相关量。在做工程问题的题目时,一定要熟练掌握并应用这两种设特值的方法,熟悉相应的解题套路,那么针对的工程问题将迎刃而解。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