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田园综合体是哪个部门负责(田园综合体宣传片)
- ·下一篇文章:民法难点知识点(民法难点问题)
生活中的最小公倍数例子(生活中的最小公倍数应用)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数量关系:生活中的最小公倍数
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最小公倍数问题是一类常考问题,其经常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背景呈现,因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是,正所谓,当你看穿了一切,所有的套路便成了你心中那条唯一的路。首先,我们要做一些基础功课: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又应该如何求解。更为重要的是,要清楚最小公倍数这个知识点一般情况下会如何出题。
例题1.甲每4天进城一次,乙每7天进城一次,丙每12天进城一次,某天三人在城里相遇,那么三人下次相遇至少需要多少天()
A.12天 B.28天 C.84天 D.336天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每过4的倍数天进城一次,乙每过7的倍数天进城一次,丙每过12的倍数天进城一次。当过的天数满足同时是4、7、12的倍数时,则三人同时进城。现在相遇的情况下,求下次相遇至少多少天,则需要满足4、7、12的最小公倍数,即84天。故答案为C项。
例题2.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图书馆借书,甲每隔5天去一次,乙每隔11天去一次,丙每隔17天去一次,丁每隔29天去一次,如果5月18日四人在图书馆相遇,则下一次四个人相遇是几月几号()
A.10月18日 B.10月14日 C.11月18日 D.11月14日
解析:每隔n天=每(n+1)天,本题中相当于“甲每6天去一次,乙每12天去一次,丙每18天去一次,丁每30天去一次。”4人再次在图书馆相遇需要过6、12、18、30的最小公倍数是180,也就是180天。以平均每个月30天计算,正好是6个月,5月18日的6个月之后,是11月18号,但是这中间的六个月,有5、7、8、10这四个月是大月31天。因此多算了4天,需要往回去掉4天,也就是11月14日。故答案为D项。
例题3.公司的门卫岗与消防岗均采用轮班制,门卫岗每隔两天值一天班,消防岗每4天值一天班,节假日无休息。小张是门卫,小王是消防员,则小张和小王在2019年中一个自然月里同时上班最多有( )天。
A.8 B.4 C.3 D.2
解析:门卫每隔2天(每3天)值一天班,消防员每4天值一天班,从二者同时值班算起,每过3和4的公倍数天时,二者同时值班。若想一个自然月里二者同时上班天数最多,则需使1号就同时值班,接下来是13号、25号、37号(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
通过以上三道小题,相信大家能够有一定的理解,再辅以练习,便能更好的掌握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