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肝功能紊乱需要做什么检查(肝功能紊乱严重吗)
- ·下一篇文章:简述角色意识的内容(角色意识的含义)
空瓶换水问题公式(空瓶换水问题奥数)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数量关系:数学运算之空瓶换水问题。
众所周知,行测数量关系是大部分考生的“拦路虎”。很多考生基本上谈虎色变,所以遇见这类问题要么没时间做,要么干脆放弃。2020事业单位备考已经开始,考生们此时要多学各种解题技巧。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浙江事业单位统考数量关系中热门考点之统筹策略问题中的空瓶换水做详细介绍。
例1:老张买了24瓶酒,商店规定每4个空瓶能换一瓶酒,老张最终能喝到多少瓶酒?
A.30 B.32 C.36 D.31
解法一:本题初看感觉题目很简单,但是要选择正确答案还是比较有迷惑性,且易出错。统筹问题实则考虑到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原始做题思路为:
24瓶喝完有24空瓶
24空---6瓶
6空---1瓶+2空
本题解到此处,很多同学会觉得最多只能换到7瓶,但是实则考虑资源利用率最大,所以如果问商家借一瓶,此时可以换到一瓶,喝完会产生一个空瓶,加上原有的三个,正好四个可以退回抵消借来的一瓶。所以本题正解为:24+6+1+1=32,故选B。
解法二:本题需要理解题目实质,如果题干数据很大,按照解法一思路,效率很低。在解题过程中如何提升解题效率本题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喝的是酒而非瓶子,故只需要算出一份酒水的实际价格即可:换来的一瓶酒实则可以看成由一个空瓶和一份酒水组成,即:
1瓶酒=1空+1酒
4空--1瓶=1空+1酒,左右各消去1个空瓶,
3空--1酒,也就是1份酒水的实际价格是3个空瓶。最后能喝到的酒水即为:24÷3=8。共计24+8=32,答案B当选。
例2:某人有10块钱,小店的啤酒出售2元每瓶,同时小店规定,每2个空瓶能换一瓶酒,每4个瓶盖能换一瓶酒,问:这个人最多能喝到多少瓶酒?
A.13 B.15 C.17 D.20
本题实质也是考查空瓶换水问题,如果正面思考解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且思考较为复杂,关键仍需理解题目本质。需要算出一份酒水的实际价格,由题干可知:
1瓶酒=1空+1盖+1酒
1瓶酒2元,2个空瓶可以换一瓶酒,即1个空瓶值1元;4个盖子可以换1瓶,即1个盖子值0.5元;所以1分酒水的实际价格为0.5元,最后能够喝到的酒水为:10÷0.5=20,答案D当选
通过以上几道各位考生会发现,数量关系需把握题目实质,理解题目所传达的意义,不要被表象所蒙蔽。解题的难易程度也取决于选择的解题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并深入探究数量关系,那么等待你们的就是在行测数量关系中多拿几分。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