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招考信息 > 公务员招考

    金融危机下的机遇(金融危机的危与机)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4 20:20:26

    【背景材料】

    在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浙江微观经济主体举步维艰,浙江经济增速出现了明显回落。据浙江省统计局统计:2008年1~8月省内小企业亏损额增长50.3%,比上半年提高8.4个百分点,大中型工业企业亏损额增长达2.4倍,比上半年扩大了1.5倍。浙江企业遭遇的困境比全国其它地区相对更加严重。企业信心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指数,抵御风险能力低的中小企业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

    【题目】

    请从我省实际出发,围绕“给定资料”的主旨,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1000~1200字。

    【范文】

    弘扬浙江精神 抢占发展先机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浙江精神是我们的立省之本,也是我省人民战胜艰难险阻、赢得发展先机的动力之源。在当前国际经济危机持续扩散的形势下,我们尤其需要在浙江精神的感召下,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直面金融海啸带来的困难和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给浙江造成的冲击是空前的。作为一个外贸总额占经济总量52%的出口大省,作为一个产值与出口紧密相联的制造大省,外需不振对浙江的影响最直接、最严重。大批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省内一些地方停产率达到了9%。浙江经济的出路何在?这不仅是政府案头的严峻课题,也是企业和全省人民共同关心的话题。从历史纵向来看,浙江的发展曾经一再遭遇低谷,无论是吴越争锋时吴国对越国的压制,太平天国战争对浙江生产力的破坏,还是建国后浙江经济的长期停滞,每一次低谷莫不伴随着转折,浙江人和浙商总是善于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好每一个转型期,用自己的辛勤才智缔造了一次次繁荣奇迹。正如吕祖善省长所指出的,过去30年,浙江人和浙商在逆境中崛起,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子;在当今金融危机大风暴下,只要我们敢于面对现实,找准问题症结,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有浙江精神支撑的浙江人民,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在新一轮的发展竞争中占得先机。

    迎接危机挑战,当务之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针对我省经济对出口依赖过重的情况,要着力推进经济增长动力的结构性转变,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把促进消费增长摆在更突出的位置上,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优先选择,抓住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机遇,千方百计扩大内需、启动消费。要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入手,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稳定居民消费预期;要采取增加收入、鼓励消费的两手措施,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要引导企业重视国内市场,把潜力最大的农村作为市场开拓的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启动内需,使消费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迎接危机挑战,根本出路是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针对我省制造业水平不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价值链低位的情况,要利用危机的倒逼机制,强化企业“变则存、不变则亡”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大力推动自主创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应用先进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步形成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切实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要运用技术创新的成果,改造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为我省产业结构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构筑我省产业竞争的新优势,推动“浙江制造”走向“浙江创造”、由产业链低端走向高端。

    弘扬浙江精神,大力开拓创新,抓住机遇锻造自己抗御危机、持续发展的能力,必将唤醒浙江经济的生机,使浙江再一次从低位奋起,抢占新一轮的发展先机。

    【点睛论点】

    文章首段开宗明义指出创新对于民族、国家和本省的重大意义,点出了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浙江精神与走出危机困境、抢占发展先机的内在联系,使“浙江精神”与“自主创新”有机统一于应对危机的过程之中。随后,文章揭示了转“危”为“机”的两条基本途径,提出了应对危机、迎接挑战的两个基本原则和方法思路,即:迎接危机挑战,当务之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出路是加强自主创新,从而将转变与创新同经济普遍规律和浙江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提出了转“危”为“机”的路径。

    【妙言隽语】

    1.在当前国际经济危机持续扩散的形势下,我们尤其需要在浙江精神的感召下,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直面金融海啸带来的困难和挑战。

    2.在当今金融危机大风暴下,只要我们敢于面对现实,找准问题症结,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有浙江精神支撑的浙江人民,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在新一轮的发展竞争中占得先机。

    3.要运用技术创新的成果,改造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为我省产业结构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构筑我省产业竞争的新优势,推动“浙江制造”走向“浙江创造”、由产业链低端走向高端。

    【文章点评】

    转“危”为“机”是现实问题,须以本省实际——形势和政策为基础;也是理论问题,要对相关的经济理论和国家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自主创新等总体战略有切实的掌握,才能将抽象的理论和政策运用于浙江具体的实际问题之中。

    《弘扬浙江精神 抢占发展先机》以主题为标题,体现了“转危为机、以自强创新推动发展”的作答思路。文章的段落、结构形式灵活多变,没有模式化、僵硬的痕迹。内容上以“弘扬自主创新、坚忍不拔的浙江精神”为主线索,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细微之处入手,抢占发展的先机,从而使浙江经济尽快走出困境,迎来一个盎然生机的春天。对策详实具体,切实可行,结尾处的语句再充实些会更好!

    提供一些其他的备选标题:《以自主创新为动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危为机 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卧薪尝胆 苦练内功——以自强创新推动浙江经济逆势发展》,《抓住机遇破解难题——构筑浙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写作带有明显“省策”色彩——即为本省经济发展或社会建设提出战略方针和对策措施的文章,应在立足省情、吃透文件、充分掌握本省大政方针的基础上融入本人的独特思考,以达到切中时弊和推陈出新。而浙江省委、省政府针对“转‘危’为‘机’”问题做出的部署,集中体现为两个文件:《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浙委[2008]88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8]80号),省委、省政府应对危机、借机实现转型升级的大政方针就蕴藏在这两个文件之中。因此,如能事先了解文件内容、掌握文件精神,做到言出有据、策出有因,本文的写作就能高层建筑、流畅准确,具有不同凡响的效果。有关将危机转化为机遇的具体措施,则须对文件的相关内容进行高度浓缩和提炼。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