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行测言语阅读与理解(行测言语理解文章出自哪里)
- ·下一篇文章:霸王条款的意思(霸王条款有用吗)
科技常识之地震常识的理解(科普地震小知识)
【导语】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科技常识之地震常识》,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我们国家很多地区属于地震多发区,因此地震的相关知识也成为考试的高频考点,除了地震逃生和自救外,还经常会考地震的相关概念,而且考题一般都会比较有难度。今天我就带领着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地震考点!
考点1:地震带
地震带就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地球上主要有三处地震带。根据全球构造板块学说,地壳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分割为彼此相对运动的板块,板块当中有的块大,有的块小。大的板块有六个,它们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全球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大板块的交界处,一部分发生在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上。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带上,即: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和海岭地震带。
考点2:地震的相关概念
地震的相关概念是最常见的出题点,多见于选择题和判断题,难度比较大,考生在做题时很难正确区分不同的概念,因此,务必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
①震源
地球内部直接产生破裂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一个区域,但研究地震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
②震源深度
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
我们把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注意:一般破坏性地震多为浅源地震)
③震中
根据地震仪记录测定的震中称为微观震中,用经纬度表示;根据地震宏观调查所确定的震中称为宏观震中,它是极震区(震中附近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的几何中心,也用经纬度表示。由于方法不同,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往往并不重合。1900年以前没有仪器记录时,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坏范围而确定的宏观震中。(注意:震源和震中的区别)
④震源深度
从震源到地面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
⑤震级(注意:同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
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⑥烈度
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以上六个概念出题频率较高,尤其是考区分,震中和震源,烈度和震级是易错点,易混淆,接下来我们就通过真题来感受一下具体的出题形式。
例一:烈度和震级的区别()
A、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B、烈度: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震级: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C、烈度: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
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
D、烈度:是来表示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失的程度;
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
[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就是考查震级和烈度的概念,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烈度指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故本题答案为A。
例二:2011年3月10日和11日,中国的云南盈江和日本的本州东海岸分别发生了里氏5.8级和9.0级地震。日本这次特大地震引发了海啸,已有3千多人遇难,上万人失踪。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B.震级是衡量地震时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
C.地壳内发生地震的地方被称为震中
D.地震发生时离震中越近,震级越高,破坏力也越大
[参考答案]D.解析:地震按照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达到650公里左右。其中,浅源地震的发展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的影响最大。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就越小,反之亦然。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因此A项正确。
地震有强有弱,用以衡量地震本身强度的“尺子”叫震级。通常用地震烈度来描述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简称烈度。因此B项错误。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做震源。因此C项错误。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有多个烈度,一般讲,离震中越近的地方破坏就越大,烈度也越高。因此D项正确。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