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面试题计划组织怎么答题(结构化面试计划组织题型答题技巧)
- ·下一篇文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哪些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及运用)
汉代 文学(汉代文学作品一览表)
【导读】
一曲《凤求凰》让我们知道了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一篇《孔雀东南飞》让我们了解了焦仲卿和刘兰芝;一卷《汉书》流传千古……随着各种高科技软件的出现,古代文学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下面,我们走进汉代文学。
一、知识介绍
汉代的文学,从文体上看,主要分为赋、散文、诗歌三大部分。
1.汉代辞赋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分骚赋、大赋和小赋。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汉赋四大家指汉代以创作大赋出名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
司马相如是汉代大赋的奠基者和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等。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典故与其有关。
班固是东汉前期的著名赋家,他的代表作是《两都赋》。除此之外,他还著有《汉书》。
2.汉代散文
(1)《史记》,作者司马迁,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的创作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①《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史传文学的先河,记叙了自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
②内容:一百三十篇,包括十表(大事年表),十二本纪(帝王),八书(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诸侯),七十列传(重要人臣);
③被称为我国第一部“正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④与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壁”。
(2)《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
班超——投笔从戎
班昭——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
3.汉代诗歌
分为五言诗和乐府诗,以五言诗成就最高。
其中《古诗十九首》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都高度赞扬古诗十九首——上承《诗三百·国风》之余绪,下启建安文学之诗风。
汉代习惯把采自民间的歌谣称为“乐府民歌”。《病妇行》《东门行》《陌上桑》《上邪》《长歌行》《孔雀东南飞》等篇目直至今日仍魅力无穷。《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古今第一首长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巅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二、考察形式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文学的考查以识记考察为主,主要考查常识判断。所以各位考生在针对此知识的掌握以识记为主,根据材料选择符合要求的答案。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