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行测十字交叉法原理解析(公考十字交叉法原理)
- ·下一篇文章:弘扬警察精神捍卫民族尊严(维护警民关系)
行测言语理解如何提高做题速度(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如何提高)
近年来,国考行测试卷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的文段都很长,尤其是副省级的试卷中还增加了篇章阅读,每篇更是达到了1300多字。大量文字必然要求同学们提升阅读的速度。在这里,小编和同学们分享几个快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一、善于抓重点
既然题目长、文字多,那我们在阅读文段时,就不能一字不漏的阅读,而是要选择重要内容阅读。究竟哪些内容比较重要呢?通常情况下,文段的开头和结尾,或是转折关系的后半句,还有表示结果、对策的一些总结性话语,都是需要同学们重点阅读的。
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的文化信息被大量地记载于历史经典文献中。除了经典文献,还有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被代代相传地保存下来。传统村落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文化载体,相对于经典文献和文物,它所承载的有关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信息更具鲜活性,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实证”。它比文字、文物更能真实地反映中华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生产生活方式、道德伦理观念以及民族习俗风情。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重视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46题)文段的阅读重点应放在“因此”引导的结论句上,强调传统村落的重视和保护,正确选项也为该句的同义替换。
二、略读不可少
在言语理解的文段中,有些内容是不需要面面俱到都仔细阅读的,比如:文段中出现的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论证和例子部分略读就好(细节题除外),重点要放在论点上;还有文段开头的背景铺垫、以及文段中的调查显示/报告结果显示等内容,也都属于可以略读的部分。
虽然中国的救灾能力在经历过多次大型自然灾害后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防灾教育依然落后。中国扶贫基金会2015年对中国公众的防灾意识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4.3%的城市居民表示关注灾害应对的相关知识,这一数据在农村仅为11%。此外,只有不到4%的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了基本的防灾准备,超过半数的农村居民从未参加过任何防灾培训。形同虚设的防灾教育无法提高民众的自救能力,等到灾难发生后才开始组织学习,逝去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51题)调查结果显示的数据部分内容都是对前面“防灾教育依然落后”的解释说明,可以略读。
三、适当做标记
在言语理解的篇章阅读中,文段多、文字多、考点也多,同学们在阅读时仅靠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小编建议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拿起笔把各段的关键词和中心句标记出来,这样也便于同学们快速抓住文章梗概和重点,方便解题。
找准重点,适当略读,巧注标记,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阅读速度,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争取考场上快速解题,取得好成绩!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