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招考信息 > 公务员招考

    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第一节关于宏观调控问题的论文(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第一节关于宏观调控问题的研究)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3 18:13:16

    参考资料1: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宏观调控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宏观调控并非应急之策,而是长久之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宏观调控,对个体和局部而言,或许会有短期的阵痛;但对整体和全局而言,则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长期保证。

    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有矛盾、有问题并不奇怪。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对问题和矛盾的症结有清醒的认识,找到破解矛盾和问题的有效之策。一年多的宏观调控使我们认识到,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识越深刻,就越能够驾驭经济建设的航船又快又好地前进。

    参考资料2:

    1993年和2003年的两次宏观调控具有较大的区别:(1)针对对象不同。为了控制1992年出现的经济过热,1993年,管理层出台了“十六项调控措施”以稳定面临失控的金融大局及经济失衡,但当时针对的对象主要是房地产、证券等。而目前主要针对的是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行业;(2)方式不同。1993年的宏观调控力度很大,本届政府虽然也在不断加大调控力度,但采取“一刀切”的可能性不大,现在的调控手段更多的是采用经济手段。间接方式的经济手段的优点在于间接调控的成本比较低;(3)过热程度不同。1993年是整体过热,当时通货膨胀率最高达到20%,而目前基本还是局部过热。

    此轮宏观调控主要呈现出如下几个新特点:

    一是重点突出。此次调控不是全面紧缩,而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重点要解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建设严重问题。相应的调控也是区别对待,主要采取“点刹车”措施,没有笼统地一刀切。

    二是未雨绸缪。此次调控是在局部问题有所显露、还没有演化为全局性问题时采取措施的,是一种事前的预防性调节。

    三是力度得当。此轮调控实际上始于2003年上半年,由于是一种预调节,调控的回旋余地较大,因此没有采取力度很大的“急刹车”措施,而是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根据不同领域的情况,适时适度加以调节,较好地把握了调控的分寸。加强土地管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控制信贷过快增长等措施的出台都是有节奏、按步骤稳妥推进的,没有引起经济增长大的起伏。从调控手段的运用看,主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财政货币政策双管齐下,相互搭配,财政政策由前几年的积极取向逐渐向中性方向转变,货币政策转向适度从紧,在调控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市场机制还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特别是政府行为推动部分行业投资超高增长的情况下,单纯的市场手段难以达到目标,在土地管理等方面适当运用一些行政手段,来制止行政违规越位错位,在当前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是抑扬并举。调控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经济更好的发展。因此,此次调控采取冷热兼治、双向使劲的对策,在抑制部分行业过快增长的同时,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基础薄弱、煤电油运供应紧张等问题,也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减少或取消农业税、直接补贴粮农、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为农民、农业和农村带来了重大利好;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电力、煤炭、运输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也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机遇发展期。

    参考资料3:

    必须正确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重视当前发展,也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能只顾当前,牺牲长远,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整体,从根本上说,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是一致的。局部要服从全局,全局要照顾局部,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进程,必须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同时,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的指导,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参考资料4:

    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目标。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把握宏观调控目标的内涵和要求。 

    ——促进经济增长。就是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经济增长是社会财富增加和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经济增长需要与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相协调。我们要根据需要和可能,保持经济适度较快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低了不行,过高也不行。速度低了,经济增长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矛盾难以解决;速度过高,势必造成经济关系紧张,重大比例失调,导致经济大起大落。促进经济增长,不仅是增加数量,而且要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效益,还必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本世纪头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这个增长速度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应当说是比较快的速度,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发展速度。我们要全面看待经济增长,既要看增长速度,还要看增长的结构、投入产出效益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代价。 

    [1][2][3]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