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顺藤摸瓜下一句是什么(顺藤摸瓜猜一肖)
- ·下一篇文章:货币政策知识点总结(货币政策相关知识)
申论结尾用哪三个字(申论好的结尾)
结尾,作为文章的收束环节,要做到重申主题,明确中心,又要适当拔高,彰显高度。而广大考生在结尾写作时,往往“点不透题,空套拔高”。在此,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介绍结尾写法的三句基本原则,帮助大家写“好”结尾:
第一原则:宜短小精悍,忌长篇大论。
文章写作中,往往有“凤头,猪肚,豹尾”的提法。“豹尾”也直接点名结尾要“短小精悍”。根据申论文章的结构,建议字数在100左右即可。而有些考生在结尾写作中动辄200-300字,完全是赘余:一则在结构上不美观;二则因为加入了过多的信息会让主题不够明确。对此,中公教育建议:结尾宜短不宜长,100-150字即可,重申主题最重要。
第二原则:宜直点主题,忌堆砌辞藻。
很多考生结尾写作中会盲目追求结尾的“新颖,生动”,引用大量名言警句和领导干部讲话,以为可以凭借“有文采”的句式堆砌能获得阅卷考官的青睐。其实不然,结尾的写作固然可以引用,但是一句名言足矣,过多的句式堆砌给人“班门弄斧”的感觉。对此,中公教育建议:结尾点题,直接亮明主题观点即可,不要过度堆砌名言。
第三原则:宜适当拔高,忌假大空套。
结尾作为最后的总结点题部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考生一般比较喜欢采用理论热词、政策方针等表述拔高主题,但实际操作过过程中往往“用力过猛”,导致假大空套——动辄就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动辄就是实现和谐社会......这样不结合材料以及题目实际,而“一刀切”的拔高,会让结尾变成“毫无营养的”假话、空话、套话。
而结尾的拔高关键在把握一个“度”—适度拔高:要结合论证的主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上升到“五位一体”——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方面的核心理论词即可。以四川2014年下半年的真题为例,根据对题目和材料逻辑的分析整合得出主题:破解垃圾难题,推动绿色发展。那么写结尾的时候,如果拔高,我们就可以谈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将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表述,而不是简单的“实现中国梦”。再次提醒广大考生:结尾点明主题后,结合其所在领域适度拔高。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广大考生一定遵循“三条原则”,多多练习不同形式结尾的写法,最终写出让考官惊艳的“豹尾”!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