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良好形象的基本要求(良好形象的意义)
- ·下一篇文章:选调生行测题型(选调生行测满分多少)
推进养老服务体系由制度构建向什么转变(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热点透视】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的破冰,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曾经被许多人羡慕的“铁饭碗”被打破,公务员今后如何养老?国家养老新体系有何意义?
【观点分析】
养老金作为社会保障最重要的一种养老保险待遇,关乎亿万百姓的晚年幸福,同时也是所有有关民生的制度改革事项中涉及面最广的一项改革。长期以来,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的养老体系,完全由国家为公职人员缴纳社保费,待到退休时间,机关人员可直接享有国家提供的养老服务。
2013-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不景气,工资“零”增长,个人还需要按本人工资的8%缴纳社保费,这样实行双轨制养老制度的我国各阶层更显不公平,社会公众的不满情绪高涨,打破公务人员养老“铁饭碗”,可谓顺应民心,促进社会公平的一大举措。
打破铁饭碗后,公职人员抱守“铁待遇”的观念面临全面瓦解。机关事业人员对自己的岗位更加爱惜了,不作为、懒作为也少了,政府财政收入才会增加,大河满了小河满,公务员增长工资,提升福利,都有了可能,而且不同的激励政策,也会促进机关事业人员更好地投身于工作之中。
破除养老金“双轨制”,有助于让公务员回归到职业本身,明确自身职责定位,端正报考动机,缓解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同时,养老金并轨,打消了公务员跨行业流动的现实顾虑,更有利于促进人才在公务员和非公务员等不同行业之间的自由、有序流动,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在考虑到社会的制度公平之外,也要体现职业差异,“基础金一致,个人金差别”就是种新思路,能有效防止“企业患不公,机关忧失保”的尴尬,以达到相对稳定、维持长期的理想状态。
【总结完善】
在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应尽快实施公务员工资改革,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建立起完善的工资调整机制。在“财政不再保”的情况下,国家还应当挖掘商业保险的潜力,引入社会资本,建立起完善的多元化的养老体系。
4000万公务员从吃“财政饭”转向吃“养老金”,制度易实行,但4000万人的思想认识却难以整齐划一,在并轨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想法、牢骚甚至抱怨,对此,各机关单位要提早介入,早做工作,帮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摆正工作态度和想法。“打破铁饭碗碗里才有肉”。
以特权待遇为荣的思想需须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教育进行克服,否则改革的终归事在人为,人的行为取决于思想,观念不改变,养老金并轨的具体实施就无从谈起。
更多申论热点解析请见中公申论频道>>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