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公务员面试应急应变类题目及答案(公务员面试题应急应变)
- ·下一篇文章:“近亲繁殖”专项整治(近亲繁殖的单位怎么处理)
货币 政策(货币政策是啥)
【导读】
很多学生对于公共基础知识的货币政策了解较少,在做题里面很多题目把握不准确,本文主要把货币政策的内容和考点做一系统总结,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该部分知识。
一、货币政策的定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
二、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和其他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1.一般性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
(2)再贴现率
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
(3)公开市场业务——最灵活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和国库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央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
2.其他政策工具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在中国,以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规定的存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
考点: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哪些——单选/多选/判断
例题:(多选)下列属于中央银行通过控制或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这一目标可以采纳的措施的有(ABD)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政府购买 D、再贴现率
三、货币政策的运用
政策工具 | 经济形势 | |
经济过热(通货膨胀) | 经济萧条(通货紧缩) | |
紧缩性货币政策 | 扩张性货币政策 |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提高 | 降低 |
再贴现率 | 提高 | 降低 |
公开市场业务 | 卖出债券 | 买进债券 |
基准利率 | 提高 | 降低 |
记忆口诀:萧条——扩张:率低公买;过热——紧缩:率高公卖。
考点:货币政策的运用——单选/多选/判断
例题:
(单选)1.在货币政策一般性工具中,最灵活最重要的是(C)。
A、再贴现政策B、准备金政策
C、公开市场政策 D选择性政策
(单选)2.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利率上调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有助于吸收存款B.抑制投资热度
C.引发通货膨胀 D.稳定物价水平
(多选)3.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特点有(AD)
A.抽紧银根 B.放松银根
C.扩大货币供应量 D.减少货币供应量
相关推荐
经济知识:畅谈商品价值量
经济知识:浅析汇率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