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公告(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考试)
- ·下一篇文章:历史 之治(历史论文治国安邦)
公务员申论真题讲解视频(公考申论例题)
一、研究缘起
2002年,我为申论培训写作了研究论文《如何应对<申论>考试》。《中国公务员》杂志2002年9、10期连载了该文。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03年1期复印了全文。该文后来被国内很多建有公务员考试专栏的网站大量匿名使用。我最近在自由人在线网站发布了一个网站黑名单,为自己正名。
2004年,我再次写了研究论文《如何应对<申论>考试——从虚拟行政行为角度》,武汉大学主办、写作学核心期刊《写作》杂志发表了该文。后来我授权无忧考网发布了该文。某省人事厅公务员考录处一负责同志说“本文洞悉了机关工作内幕,破解了申论奥秘”。
2005年,由宜宾学院重点研究课题经费资助,我花了三年时间编著而成的《申论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20万字,属自助出版,不进入书店销售。网上对此书略有介绍。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全国各地考生凡阅读过此书都觉得“受益匪浅”、“很受启发”。我在各地授课时,常有考生不远千里之遥,赶来听我授课。
作为一名学者,我觉得社会培养了我,我应当回报社会。对于考生们急需的指导,我应当尽最大努力满足他们。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刚过,各地考生纷纷打电话来询问我对申论试题的看法。我将从各位考生处获得的信息,加以恢复性整理。结合试题进行研究,以提供给大家。
二、对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卷)的总体评价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卷)是一份高质量的试题卷,它显示了申论命题正在走向成熟。
三、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卷)的突出优点
我个人认为,这份试题卷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优点:
(一)给定材料牢牢把握住了公务员考试的目的,充分发挥了公务员考试的作用。
从申论的给定材料的来源说,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来源于网络,二是来源于官方网站,三是来源于具有社会性的材料。
申论给定材料来源于网络,使得申论命题鲜明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命题思想。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网络以其快捷性、多媒体性、互动性等成为知识青年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而整个考试录用工作都和使用网络有关。对网络的利用成为对考生的潜在测试,它与申论要求对考生的显在测试构成申论测试互为显隐、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测试方式,使得申论测试考生能力更加完善。
申论给定材料来源于新华网,使得申论命题牢牢把握信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众所周知,网上信息真伪共存,网民必须得到有效的引导,才能保证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总书记同志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中央、国家机关2006年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报名考生达80万,通过资格审查者约40万,实际参考人数达36.5万,考公务员的难度大大超过高考和考研,成为中国2005年考试最大的热点,其社会影响怎么高估都不过分。考试过后,新华网家喻户晓,主流网站的主导地位得以迅速确立。本次申论试题卷功勋卓著。
申论给定材料来源于具有社会性的材料。本次申论材料,综合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一次专门信息总汇,是一次思想交流过程。申论考试将本来只发生在极少数人群之间的事件,通过考试这种事件,使其影响得以放大,通过丁宁宁之口,表达了党和政府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同时通过语句偶有不通、错字偶有出现的口语化的网络交流,将考试情景朝现实生活的模拟化方向迈近,使考试情景最大程度地体现现实生活情景。将考生置于此特殊场景中,测试考生的行政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二)深刻领会大纲精神,在虚拟行政行为方面比以往的试题更进了一步。
《中央、国家机关200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中规定申论:“主要通过考生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结合试题卷进行分析,其对大纲的深刻领会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
本次申论要求有三个:
1、请总结某某专家谈话的主要内容。500字以内。
2、在下面六个网友与某某专家意见不一致的地方,写上与某某专家意见不同的理由。若在意见一致的地方写上理由,要倒扣分。
3、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如何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请你自命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000-1300字。
我在《如何应对<申论>考试——从虚拟行政行为角度》中指出:“虚拟行政行为,是指《申论》考试是模拟行政机关工作思路、观点、立场、态度、风格等的一种行为。”本次试题申论要求对此进行了非常到位的模拟。比起以往的考试来说,确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处。
从2000年以来,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员申论考试,从申论要求来说,在2至4题中变化,以3题为主,即通常所说的概括内容(问题)、提出对策(方案)、进行论证3道题。但这种命题方式是有问题的,那就是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之间常有交叉、重合之处,特别是第一题的概括内容(问题)与第三题论证中的提出问题、第二题的对策和第三题在论证过程中提出的解决办法上,很难避免考生在答题时的对相关材料的重复使用,有损于深入测试考生的行政能力,所以因此有时改为两题,2003年取消概括内容(问题),2005年的试题显示了这种矛盾心态。其第一题事实上是对提出对策的论辩,但第二题又成为提出对策的变体。原题为:2、根据给定材料,概述我国近年来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概述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满分25分)第三题又是两个小题,第一小题侧重概括观点,第二小题侧重对观点进行论述。整个申论要求显出“画地为牢”的窘态,给人一种“狗咬尾巴原地转”的感觉。考试大纲中说,申论全是主观性命题,可这份试卷不仅有客观性判断,而且几道题都带有封闭式,当然也就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客观性,约束了考生的思维,制约了考生的发挥,影响了人才的选拔,可以说,2005年的申论命题是失败的。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国资委08办什么级别(2004年国资委正式) 作者:admin
关于国务院国资委2008年公务员考录04006001职位调剂公告各位考生:人事部网站已公布200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人选名单。其中我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及政策研究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职位代码04006001)计划面试人数15人,超过公共科目笔试合格分数线人数13人,现拟调剂2人参加面试和专业考试,现将报名事项通知如下:一、拟报名人员的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应
第2篇 如何解决垃圾围村问题(如何解决垃圾围城) 作者:admin
【给定资料】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建设进程加快和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垃圾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在个别地方已经发展到“垃圾围村”的地步,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顽疾,凸显出农村环境治理之困,已成为乡村振兴工作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曾派出多路记者,奔赴全国多个地点,就农村的垃圾问题展开调查。据相
第3篇 事业单位面试工作关系处理万能开头(事业单位面试处理关系类问题) 作者:admin
事业单位面试辅导:工作关系处理答题技巧由华图事业单位招聘网提供,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考试内容,事业单位面试热点,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资料的内容,请关注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在事业单位面试中,工作关系处理是重要测评要素。工作关系处理类题目,并且涉及多个对象和矛盾点,如何妥善处理,需要我们考虑周全。下面,我们以一道例题来带大家一起感受
第4篇 加强人才建设的做法和成效(加强人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admin
加强人才建设走好强社之路农信社成立60多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服务县域经济能力逐渐增强,为“三农”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农信社现有的员工队伍建设以及所包含的人力资源管理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不断呈现出的新要求、新规定和新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信社人才建设,走好人才强社之路显得尤为迫切。加强培训教育。多年来,农信社员工普遍存在着“一高三低”——平均年龄偏高、人文素质偏低、工作能力不
第5篇 2016国考判断推理答案解析(2016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2016年国考行测试题判断推理题目,在命题趋势上大体情况并未发生变化,题量与去年持平,仍然是40道题,图形、定义、类比、逻辑各10道题,但是在考察的侧重点上,会有一些倾向性的调整。下面我们就2016年国考行测试题进行解读,希望能对考生进行参考。1、图形特征弱化,细节更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