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面试每日一练模拟题及参考答案10.12(面试每日一练模拟题及参考答案10.12号)
- ·下一篇文章:青年修身立德要把(青年人修身立德)
风正帆悬正当时(风正帆扬)
1997年6月18日,晶莹的雨丝将多雾的山城洗得格外清新亮丽,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揭幕。红绸滑落的瞬间,重庆以中国第四个直辖市的新构架阔步走上全国改革发展舞台。重庆人奔走欢呼:这一天,我们等待了一个世纪。
从1891年成为中国内陆最早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到抗战时期的“陪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西南局”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计划单列市,重庆地位几起几落。世纪之交,随着长江经济带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和百万移民迁建,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庆被推到了国家现代化建设重大战略的交汇点。
栉风沐雨,10年负重。当我们再次瞩目中国经济发展版图时,分明看到“重庆板块”的悄然隆起。10年间,重庆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加2倍,地方财政收入增加9倍,城乡居民收入整体上增加1倍多,在西部地区的“龙头”、“窗口”和辐射作用日益显现。今年两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说,实践证明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经过10年的发展,重庆已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一个位居内陆腹地的直辖市在全国发展战略中有着怎样的可能?一座3个月就必须更新地图的城市激荡着怎样的活力?在快速前行中直辖市的建设者们经受着怎样的历练?重庆10年的直辖行走不仅带给我们一个靓丽的城市景致,更让我们体味到区域崛起的真谛:经济发展遵循科学有序,社会运行力求和谐协调。
区域均衡发展的“重庆效应”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明确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
重庆直辖既是这一战略思想的产物,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纵览中国区域经济版图,重庆一直是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起着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对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地区有双重聚散功能。选择重庆作为推动中国均衡发展的“战略支点”,无疑是一种历史必然。
研究区域经济的学者普遍认为,重庆10年跨越式发展充分证明———设立重庆直辖市是中国区域战略布局的一招妙棋,开启了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新航程。直辖后的重庆在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中发挥着枢纽作用;“重庆板块”以长江黄金水道与长三角相连,以西南出海大通道与珠三角相接,在我国经济布局向内陆地区拓展中起到了战略支撑作用。
10年快速发展强化了重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构建长江经济带进程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今年3月,中央再次给重庆“定位导航”: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由此,重庆成为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助推器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每三个月更换地图的“重庆速度”
从1981年开始,重庆电视台开始用飞机航拍重庆,市中心的解放碑一直是必拍景点。直辖前,即使从空中俯瞰,高度仅27.5米的解放碑也是十分醒目的“地标”,它的周围环抱着大片低矮、灰暗的建筑。重庆直辖后,航拍摄像师渐渐发现,随着城市长高,空中寻找解放碑变得困难了。特别是近两年,解放碑淹没在林立的高楼中,数十栋超高层建筑形成了新的天际线,在城市“森林”中找寻老“地标”成了每次航拍的难题。
与航拍摄像师感到一样“麻烦”的还有不少老市民。几月不逛解放碑,常常是一走进去就难找到方位。解放碑商圈10年间,这个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变成了集商贸、旅游、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和金融等诸多功能为一体,聚八方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西部第一街”,其密度之密、业态之全、人气之旺、财力之雄,令人惊叹。这里年商贸销售总额超过200亿元,日均人流量超过30万,每年接待外来游客1000万人次。寸土寸金的解放碑折射出一个年轻直辖市飞速发展的轨迹。
“这是每三个月都需要更新地图的地方!”市长王鸿举这样形象地描绘新重庆的日新月异。
8.2万平方公里的重庆山峦起伏,江河纵横,94%的面积是山地和丘陵,10年前从最边远的区县到主城需要两天时间。行路难!市里的几任领导常常为此夜不能寐。提速!再提速!在10年间,重庆交通先后4次提速。
重庆市民对于“重庆速度”感受更多来自于交通条件的翻天覆地变化———8小时之内,可从主城到任何一个区县;半小时内,可从市中心到主城任何一点。在最近开展的“一语评重庆”活动中,郭道荣———一位曾经在渝东南少数民族山区工作了6年的“老重庆”,用一条短信“路短了,人亲了,全面小康的距离近了!”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在1998年赶往黔江上任时,他整整花了26个小时,如今仅需4个小时。
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精神”
从远古的巴渝文化、革命年代的红岩精神到当代的三峡移民精神,这种人文氛围一脉相承,已深深植入重庆发展中。
直辖之初,重庆在4个直辖市中有“三个之最”———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穷。40万下岗职工、103万移民、366万贫困人口是重庆发展道路上必须翻越的“三座大山”。深沉的责任意识、清醒的差距意识、由此铸成的危机感,激发了重庆人强烈的进取精神。
2006年,重庆遭遇百年不遇大旱,近百天内直接经济损失达37亿多元。面对危机,重庆首先限制工业企业用电,保障群众电力需求。对于由此带来的GDP损失,重庆市委书记汪洋态度鲜明:“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GDP远不及人的生命重要。”此言一出,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极大地鼓励了重庆干部群众,大家众志成城,最终夺取了抗旱救灾的胜利。重庆因此入选“全国十大和谐城市”。
“勿使百姓伤心,力求百姓舒心”,这是重庆领导者的执政追求。从直辖首任市长“把心交给三千万人民”的施政演说,到如今“让和谐之光普照巴渝大地”的政府承诺,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成为重庆城市管理者不懈追求。正是这种执政理念的成熟,才培育出了上下齐心、和衷共济的人文氛围;也正是这种民本的城市治理理念,才让重庆人在攻坚克难中,把自己的命运和直辖市的命运紧紧系在一起。据统计部门的民意调查,80%以上的市民为工作生活在重庆而感到幸福和自豪,有93%以上的市民对重庆构建和谐社会充满信心。
相关文章:
第1篇 国资委08办什么级别(2004年国资委正式) 作者:admin
关于国务院国资委2008年公务员考录04006001职位调剂公告各位考生:人事部网站已公布200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人选名单。其中我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及政策研究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职位代码04006001)计划面试人数15人,超过公共科目笔试合格分数线人数13人,现拟调剂2人参加面试和专业考试,现将报名事项通知如下:一、拟报名人员的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应
第2篇 如何解决垃圾围村问题(如何解决垃圾围城) 作者:admin
【给定资料】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建设进程加快和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垃圾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在个别地方已经发展到“垃圾围村”的地步,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顽疾,凸显出农村环境治理之困,已成为乡村振兴工作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曾派出多路记者,奔赴全国多个地点,就农村的垃圾问题展开调查。据相
第3篇 事业单位面试工作关系处理万能开头(事业单位面试处理关系类问题) 作者:admin
事业单位面试辅导:工作关系处理答题技巧由华图事业单位招聘网提供,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考试内容,事业单位面试热点,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资料的内容,请关注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在事业单位面试中,工作关系处理是重要测评要素。工作关系处理类题目,并且涉及多个对象和矛盾点,如何妥善处理,需要我们考虑周全。下面,我们以一道例题来带大家一起感受
第4篇 加强人才建设的做法和成效(加强人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admin
加强人才建设走好强社之路农信社成立60多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服务县域经济能力逐渐增强,为“三农”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农信社现有的员工队伍建设以及所包含的人力资源管理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不断呈现出的新要求、新规定和新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信社人才建设,走好人才强社之路显得尤为迫切。加强培训教育。多年来,农信社员工普遍存在着“一高三低”——平均年龄偏高、人文素质偏低、工作能力不
第5篇 2016国考判断推理答案解析(2016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2016年国考行测试题判断推理题目,在命题趋势上大体情况并未发生变化,题量与去年持平,仍然是40道题,图形、定义、类比、逻辑各10道题,但是在考察的侧重点上,会有一些倾向性的调整。下面我们就2016年国考行测试题进行解读,希望能对考生进行参考。1、图形特征弱化,细节更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