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招考信息 > 选调生考试

    德治和法治的关系是什么(德治和法治的不同)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3 21:55:05

    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德治和法治的关系”。

    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德治与法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道德与法治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道德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人们的行为。自古至今,所有国家皆以法为外规,德为内矩,缺法国家无序,少德民族无力。

    道德是法治的支撑,是法治精神的深化。对立法者而言,道德教化能够培养立法者的责任心,使他们具有忠于法律、服务人民的高尚品质;对执法者而言,道德教化能够提高执法者的正义感,培养公正执法、廉洁奉公的道德意识;对守法者而言,道德教化能提高社会成员的法治意识和守法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在法治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觉悟,营造学法、尊法、崇法、用法、护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法治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所倡导的都是法律所要求的,要把生活中广泛认同的道德要求上升为法律规范,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对道德的捍卫,执法、司法不公,既是对法律的亵渎,也是对恶行的纵容、对美德的贬损,要坚持严格执法,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坚持司法公正,发挥法治惩恶扬善的功能;守法本身就是一种美德,要强化全民法治意识,用法律规范行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基础,法治是德治的法律保障,二者好比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可分离、不可偏废。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依法治国强调的是“他律”,以德治国强调的是“自律”,将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完善了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治国方略的重要创造。

    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越发达,法治也就越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市场经济公平竞争规则的形成、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需要法治。道德是市场经济的思想保证,良好的道德风尚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对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与客体的行为起到很好的指导约束作用,更有利于他们自觉调整规范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需要法治的约束,还需要道德的调节,只有把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市场主体在竞争中为了追求和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采取了一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出现了欺诈、违约、虚假广告、制假售假等不良行为,这不仅违背了诚信、公平、正义的道德原则,也违反了法律精神,对于这些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使人们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使违法行为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使人民发自内心的信仰法律、崇敬法律、依靠法律。只有德治与法治双管齐下,才能保证市场秩序正常进行,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執政基本方式落实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刷题巩固

    【例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关于德治和法治的关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法律的实施要体现道德诉求,法律的强制功能确保道德底线

    B. 德治弘扬的是礼让精神,应尽量采用道德手段解决法律纷争

    C. 将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才能切实提升社会的道德素质

    D. 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的有效实施总是依赖于道德的约束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德治和法治知识。

    第二步,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法律的产生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的交互演进过程,因此法律的实施要体现道德诉求。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会有可靠的制度支撑,法律的强制功能确保道德底线。A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相关文章:


      第1篇    国资委08办什么级别(2004年国资委正式)    作者:admin

       关于国务院国资委2008年公务员考录04006001职位调剂公告各位考生:人事部网站已公布200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人选名单。其中我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及政策研究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职位代码04006001)计划面试人数15人,超过公共科目笔试合格分数线人数13人,现拟调剂2人参加面试和专业考试,现将报名事项通知如下:一、拟报名人员的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应


      第2篇    如何解决垃圾围村问题(如何解决垃圾围城)    作者:admin

       【给定资料】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建设进程加快和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垃圾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在个别地方已经发展到“垃圾围村”的地步,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顽疾,凸显出农村环境治理之困,已成为乡村振兴工作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曾派出多路记者,奔赴全国多个地点,就农村的垃圾问题展开调查。据相


      第3篇    事业单位面试工作关系处理万能开头(事业单位面试处理关系类问题)    作者:admin

       事业单位面试辅导:工作关系处理答题技巧由华图事业单位招聘网提供,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考试内容,事业单位面试热点,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资料的内容,请关注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在事业单位面试中,工作关系处理是重要测评要素。工作关系处理类题目,并且涉及多个对象和矛盾点,如何妥善处理,需要我们考虑周全。下面,我们以一道例题来带大家一起感受


      第4篇    加强人才建设的做法和成效(加强人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admin

       加强人才建设走好强社之路农信社成立60多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服务县域经济能力逐渐增强,为“三农”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农信社现有的员工队伍建设以及所包含的人力资源管理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不断呈现出的新要求、新规定和新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信社人才建设,走好人才强社之路显得尤为迫切。加强培训教育。多年来,农信社员工普遍存在着“一高三低”——平均年龄偏高、人文素质偏低、工作能力不


      第5篇    2016国考判断推理答案解析(2016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2016年国考行测试题判断推理题目,在命题趋势上大体情况并未发生变化,题量与去年持平,仍然是40道题,图形、定义、类比、逻辑各10道题,但是在考察的侧重点上,会有一些倾向性的调整。下面我们就2016年国考行测试题进行解读,希望能对考生进行参考。1、图形特征弱化,细节更细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