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5国考申论副省级答案解析(2015国考申论地市级标准答案)
- ·下一篇文章:全社会尊医重卫(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中国文字的变迁顺序是什么(中国文字变迁史)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中国文字的变迁”。
中国文字的变迁
中国文字的演变大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篆、隶、楷、行、草书便构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
文字 | 时期 | 说明 |
甲骨文 | 商 | 刻在龟甲、兽骨上,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最早发现地点:河南安阳) |
金文 | 商、周 | 商出现,周流行;刻在青铜器上。又称钟鼎文。 |
小篆 | 秦 | 李斯,书同文(书同文、车同轨代表国家的统一) |
隶书 | 秦、汉 | 秦出现,汉流行。线条变笔画,奠定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 |
草书 | 汉 | 起于西汉,盛于东汉。隶书基础上产生 |
楷书 | 东汉末 | 创始人钟繇 |
行书 | 魏晋 | 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
延伸阅读:
1、汉字六书: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如刃、凶)。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如马、鱼)。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如樱、篮)。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如酒)。五曰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楔形文字:古代西亚苏美尔人所用文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笔画成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
刷题练习
1、汉字源远流长,下列字体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解析】A。图中字体依次是小篆、金文、楷书、隶书,时间先后顺序是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2、汉字造字的方法主要有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下列属于指事字的是( )
A.本 B. 日
C.明 D.竽
【解析】A。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指事是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之一,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些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表现抽象事情的造字方法。一指事字重在用抽象符号进行提示,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表意的标志;象形字重在象原物之形,是照样画葫芦。指事的字例如:上、下、一、末、亦、本;象形的字例如:山、水、月、日、马。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相关文章:
第1篇 外资引入中国的利与弊(外资引入的方式) 作者:admin
有专家预计,未来15年的风电市场容量至少在1500亿元以上。风力发电作为未来新能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在世界各国都是受到政府大力扶持的。但我国相关立法并没有对风电入网、风电价格等问题作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风电入网仍然要通过电网企业这一关。电网分割,许多省区独立运行。风力发电入网悬而未决,困难重重。而且
第2篇 教育惩戒的场合分析与尺度把握心得体会(教育惩戒面临的问题) 作者:admin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把握教育惩戒的尺度与边界由华图事业单位招聘网提供,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考试内容,事业单位面试热点,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资料的内容,请关注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背景链接:11月22日,教育部今就《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公开征求意见。《规则》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根据学生违规违纪
第3篇 我看公务员招录考试(公务员 招考) 作者:admin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面试正在紧张地进行中。25日,一位姓王的女考生因穿着有点“土”等原因,在“举止仪表情绪稳定性”方面被扣7分。公务员面试专家介绍:“举止仪表情绪稳定性”作为面试要素一般满分为12分,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考生因为“打扮”出问题而惨遭淘汰。带着“国家脸孔”的公务员招考,面试中将其实没有什么标准可言的“举止仪表情绪稳定性”设置12分之多,放大了人为操
第4篇 四位一体是指什么(四位一体是哪四位一体) 作者:admin
2012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大纲均已发布。如何依据大纲指针,用好考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申论的高效复习,到时交出一份亮丽的成绩单,是考生十分关注的问题。申论备考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相信许多考生对这句话已经听得耳朵起茧
第5篇 审计署面试真题(2020审计署面试真题解析) 作者:admin
谈一谈你的优点和缺点。【参考解析】尊敬的各位考官好,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面对面的交流。人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国家公职人员,我们首先必须很好地认知自己。因为认知自己是认知社会和管理社会事务的前提。就我个人而言,我的父母从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