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国考申论怎么刷题(2019国考申论阅卷规则)
- ·下一篇文章:气候谈判的三个阶段(气候谈判达成的共识)
社会领域的热点问题第五节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论文(社会领域的热点问题第五节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
参考资料1:
有数据显示,自1991年以来,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的数量一直在增加,到2002年,农村外出务工的人数达到9400万。按现有的耕作水平计算,农村仍有15亿劳动力富余。如此庞大的剩余劳动力,他们的就业、生活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随时可能落入“无工作、无收入、无保障”的“三无”境地,给社会的稳定带来极大的隐患,也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参考资料2:
农民工整体上在城市中处于受社会排斥的状态。农民工遭受的社会排斥可分为如下几类: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性或非制度性限制;合法的工作、居住、受教育等权益难以得到保护;难以享受恰当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脱离或部分脱离了在农村社区的社会关系网络,但又难以在城市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从而不能满足正常的社会心理需要,以及从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得发展的资源,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现有的农民工管理与服务体制存在“输出地――输入地”间的空挡。农民工群体的最大特点是流动性。这种流动性对现有的体制提出了两点挑战:一是传统的城市政府管理与服务职能是针对城市人口而设置的,不适应数量大、流动性强的农民工群体;二是城市的管理体制是针对本地人口设置的,与越来越多的跨市、跨省流动的农民工群体不配套。
农民工群体的现状与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相适应。自2000年开始,国家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政策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对城乡统筹就业的强调;二是积极推进与农民工相关的配套改革,如就业、保障、户籍、教育、住房、小城镇建设等。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要解决发展问题,就要解决“三农”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加快城市化步伐;要加快城市化步伐,就要加强城乡劳动力流动,使更多的农村人变为城市人。虽然农民工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但是他们却在城市中遭受社会排斥;虽然他们是一个亟须服务与帮助的弱势群体,但是针对他们的管理与服务体制不仅不完善,而且还存在政策上的空挡。
参考资料3:
促进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概括地说,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具有技术含量低、报酬低,体力劳动为主的特点。如果说农民外出进城务工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流动,那么农民工进城后的社会流动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人对从事家政服务打工妹的调查发现,她们中的绝大多数并没有长期从事这个行业的打算,而是干两年后去从事更多闲暇、更多技术含量、更高工资的职业,如厨师、电脑打字员等。这种意愿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其避免长期处于城市社会边缘的状态,才能让农民工在城市里扎下根来成为城市居民,但问题是,要想达到这一点不容易,这需要输出地政府、输入地政府、农民工自身等的共同努力。
参考资料4:
农民工问题表面看是要解决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消除在就业方面的不合理限制,给予农民工应有的国民待遇等问题,而实质则是我们国家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工人阶级队伍,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建设一个城乡一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维持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的问题。农民工问题解决得好与不好,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前途命运的大问题。真到了应该重视应该解决的时候了。
(1)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农民工问题。现行的农民工的体制和做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在成熟的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可以不要也不应该要这一套农民工体制和做法。农民就是农民,工人就是工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十六大政治报告),所有现代化的国家,都有一个大部分、绝大部分农民转变为工人、市民的过程,并没有搞农民工这一套。我国是在当时的国情条件下,农村容纳不了这么多劳动力,农民要发展,城市也需要用工,但户籍制度等没有改革,不得已,只好搞农民工体制。应该说,农民进城当工人,这是符合历史规律的;但搞成农民工这一套,这是计划经济体制后遗症的表现,也是我们改革不及时、不到位的恶果,所以给农民工带来了许多的苦难,给社会给政府造成了这么多的“麻烦”。客观地说,这都是计划经济体制、户籍制度惹的祸,本来可以不是这样的。因此,要解决农民工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就农民工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那是永远也解决不好的,而是应该从根本上改革现在已经形成的农民工这套体制和做法。要釜底抽薪而不能扬汤止沸。当然,现在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格局,政府和有关部门出面做一些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工作,也是完全必要的,是好事。
(2)要改革户籍制度。现行的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把公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实际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既不科学,也不合理,许多问题由此滥觞出来。这种做法同现在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很不适应,是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要“统筹城乡社会发展”,要解决三农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就一定要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作为主管户籍管理的公安部门,也认为应该改革了,他们在1985年就开始起草《户籍法》,数易其稿,但遭到一些部门和部分大城市的反对,只好采取逐步放开的做法。现在像江苏、宁波、石家庄等省市已经率先进行户口改革,像江苏省今年就宣布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区别和称谓,废除“农转非”计划指标管理体制,实行居住地户口登记制度。实行以后,效果都比较好,并没有引起不少部门和有些同志担心的那种大量农民涌入城市,造成秩序混乱,社会不稳定的状况。但户口制度是涉及人口流动、迁徙等全局性的问题,必须由国家审时度势,做出决策,在全国实行,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件事已不宜再拖了。既然迟早要解决,早解决总比迟解决好。改革了户籍制度,消除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界限,也就消除了实际上存在的农民非农民的身份制,这就给农民工摘掉了农民的帽子,这就为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问题准备了体制性的条件。
[1][2][3]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外资引入中国的利与弊(外资引入的方式) 作者:admin
有专家预计,未来15年的风电市场容量至少在1500亿元以上。风力发电作为未来新能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在世界各国都是受到政府大力扶持的。但我国相关立法并没有对风电入网、风电价格等问题作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风电入网仍然要通过电网企业这一关。电网分割,许多省区独立运行。风力发电入网悬而未决,困难重重。而且
第2篇 教育惩戒的场合分析与尺度把握心得体会(教育惩戒面临的问题) 作者:admin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把握教育惩戒的尺度与边界由华图事业单位招聘网提供,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考试内容,事业单位面试热点,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资料的内容,请关注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背景链接:11月22日,教育部今就《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公开征求意见。《规则》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根据学生违规违纪
第3篇 我看公务员招录考试(公务员 招考) 作者:admin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面试正在紧张地进行中。25日,一位姓王的女考生因穿着有点“土”等原因,在“举止仪表情绪稳定性”方面被扣7分。公务员面试专家介绍:“举止仪表情绪稳定性”作为面试要素一般满分为12分,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考生因为“打扮”出问题而惨遭淘汰。带着“国家脸孔”的公务员招考,面试中将其实没有什么标准可言的“举止仪表情绪稳定性”设置12分之多,放大了人为操
第4篇 四位一体是指什么(四位一体是哪四位一体) 作者:admin
2012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大纲均已发布。如何依据大纲指针,用好考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申论的高效复习,到时交出一份亮丽的成绩单,是考生十分关注的问题。申论备考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相信许多考生对这句话已经听得耳朵起茧
第5篇 审计署面试真题(2020审计署面试真题解析) 作者:admin
谈一谈你的优点和缺点。【参考解析】尊敬的各位考官好,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面对面的交流。人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国家公职人员,我们首先必须很好地认知自己。因为认知自己是认知社会和管理社会事务的前提。就我个人而言,我的父母从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