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只需一个月 帮你规划国考行测升级复习
- ·下一篇文章:专家预测2010年国考数字推理和数列题型
找准关键词 轻松突破资料分析题
在行测五大题型中,资料分析部分的知识点和做题技巧相对比较集中,掌握其中要领也并不难。但是许多考生在备考资料分析时往往存在迷惑:为什么资料分析总是做不快?为什么资料分析总是做不对?专家老师总结多年辅导经验,为广大考生备战公考资料分析指点迷津。文字型资料是资料分析中难度较大的题型,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存在问题比较多的题型。下面从题型、方法技巧方面对文字型资料分析题进行分析,并举一例真题帮助大家练习。
一、题型综述
文字型材料主要考查对一段文字的数据、统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相对而言是资料分析模块最难、最复杂的材料类型。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查找数据的能力,能够快速准确抓住材料中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与逻辑关系,并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判断。
相较于另外两种类型材料,文字型材料的难点主要体现在查找数据上。因此考生在备考中特别注意提高查找数据的能力。具体解题时,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读材料的时候对材料勾勒出一个清晰的结构体系,二是在解题时借助一些关键词返回材料查找数据。
此外,文字型材料有与图形型材料、表格型材料结合考查的发展趋势。这种考查方式增强了对考生综合分析、处理材料能力的考查,考生要给予适当关注。
二、经典方法技巧盘点
▣ 文字型材料的解题步骤
1. 粗读整篇材料,把握材料主题,标出中心词。
2. 读题目,根据题目中心词返回到材料中的相应位置寻找数据。
3. 对每个小题,先集中查找所需数据,后专心进行计算。
4. 在文字型材料中,特别注意关注时间表述与单位表述。
▣ 文字型材料查找数据的技巧:关键词法
所谓关键词法,即借助题目中某个有明显特征的字词或符号来达到返回材料快速定位的方法。在资料分析中关键词需要同时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在材料中比较容易辨认,二是在材料中出现频率较低。一般而言,适合作为关键词的通常有如下几种:
1. 英文字母:如GDP、GNP、V类水质等;
2. 年份数字:如2009年、2008年3月等;
3. 特殊标点:如℃、“三农”、(含一级)、%等。
三、真题示例
我国财政支农的比重一直偏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下降趋势,1991~1997年分别为10.3%、10.0%、9.5%、9.2%、8.4%、8.8%、8.3%。农业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仅为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的1/3至1/2。这一定程度地削弱了农业发展的后劲,导致农民增收乏力,贫富差距逐渐增大。据统计,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
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东西部农民收入差距也在扩大。20多年来,在东部经济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迟缓,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2002年,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共1742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61.8%。从人均GDP看,1999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为10089元、5407元和4217元,最高的上海市是最低的贵州省的11倍。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根源于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落后,因而实质上还是一个城乡差距和“三农”问题。
为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启动。在农业税方面,中央原来决定,从2004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但实际上,到2005年底,全国已基本取消了农业税(个别省份降至不超过2%)。农业年人均纯收入,在2004年打破长期徘徊并增长6.8%的基础上,2005年又在粮食价格较低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增长近6%,这是1997年以来仅有的两个高增长年份。在医疗方面,继续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在合作医疗保费平均每个农民30元(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个人分别承担10元)的基础上,中央又增加10元直接补助。在教育方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制度,扩大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教育费补贴。
8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999年,中部、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分别大约相当于东部的50%、40%
B. 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
C. 多年来,我国农业年人均纯收入增长在6%左右徘徊
D. 到2005年底,我国已基本取消了农业税
87. 2002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约有多少万人?( )
A. 2800 B. 3100 C. 3200 D. 3300
8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农业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远远低于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
B. 我国财政支农比重偏低一定程度地削弱了农业发展的后劲,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增大
C. 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实质上还是城乡差距和“三农”问题
D. 1999年,江苏的人均GDP大约是甘肃的12倍
89. 2002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之几?( )
A. 21.6 B. 32.1 C. 39.3 D. 42.6
90.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支农的比重( )。
A. 逐年下降 B. 基本没有变化
C. 呈上升趋势 D. 下降趋势明显
参考答案及解析
86. 【答案】C
【解析】A选项:从人均GDP看,1999年东部地区为10089元、中部和西部分别为5407元和4217元,占东部地区比例分别在50%和40%左右,A正确;
B选项: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占贫困人口总数的61.8%,B正确;
C选项:1997年以来仅2004年、2005年农业人均纯收入增长在6%左右,C选项说法错误;
D选项:“实际上,到2005年底,全国已基本取消了农业税”,D正确。
87. 【答案】A
【解析】2002年,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共1742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61.8%。因此2002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总数1742÷61.8%,直除知首位商2,结合选项,选择A。
88. 【答案】D
【解析】A选项:农业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仅为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的1/3至1/2,A正确;
B选项:“这一定程度地削弱了农业发展的后劲,导致农民增收乏力,贫富差距逐渐增大”。B正确;
C选项:“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根源于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落后,因而实质上还是一个城乡差距和‘三农’问题”。C正确;
D选项:1999年,人均GDP最高的上海市,是最低的贵州省的11倍,所以江苏的人均GDP不可能是甘肃的12倍。因此D选项错误。
89. 【答案】B
【解析】2002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所求比例为 ,直除知首位商3,排除A、D,并且由于 =3+,所以 < ,故答案为B。
90. 【答案】D
【解析】1991~1997年我国财政支农的比重分别为10.3%、10.0%、9.5%、9.2%、8.4%、8.8%、8.3%。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排除B、C。注意1996年财政支农比重有所上升,因此“逐年”下降错误,排除A。
相关文章:
第1篇 数据造假危害大申论题目(数据造假申论)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让人胆战心惊的数据隐患》,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背景链接】从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被曝出大量用户数据泄露并在网上传播售卖,到各大名人明星手机电脑被黑,信息被散播到网络,再到我们每天接收的各
第2篇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现状(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的开题报告) 作者:admin
[标题示例]创新农村金融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互联网+”为农村搬来金融服务依托互联网助力农村金融以“互联网+”实现农业农村新发展[开头示例]三农问题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老大难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而涉农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就更难上加难。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渠道,在三农领域,“互联
第3篇 美国太把自己当回事(美国应该管好自己) 作者:admin
新华社纽约5月4日电美国情报部门近日发布报告同意科学界的广泛共识——新冠病毒非人造;法国专家最新研究也表明,法国本土疫情的病毒分支由一种在本地传播的来源未知的病毒毒株引发。这些科学结论对试图以“可能的病毒源头”为由嫁祸中国的白宫政客们予以当头棒喝。近来,白宫政客以所谓“可能的理论”推动调查病毒是否出自中国武汉的实验室。如
第4篇 广东省公安选调(广东遴选警察) 作者:admin
一、广东省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一)国家公务员的通用能力1.政治鉴别能力——有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
第5篇 生态问题申论(生态方面的申论范文)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探索编制自然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