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保护环境的申论范文(保护环境生态环境申论范文)
- ·下一篇文章: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意见)
2014国考言语理解答案(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例题)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前必看言语速答技巧
国考的言语题量从07年开始一直保持着40道题,而言语也一直成为很多同学的软肋,很多同学在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行测模块上几乎不花什么时间准备,其实言语的方法和技巧还是有不少的,除了最常见的关联词法和行文脉络法,标点符号在解题中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提示我们答案的方向。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提醒考生特别要注意的就是问号,问号有三类,反问、疑问、设问。反问句是提出问题,答案在句子里的,疑问句提出问题没有答案, 设问句有提问有答案。通过下面几道例题来详细介绍下问号在题目中的用法。
例1 从1901年到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60年代后亚、非、拉美作家占多数;90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
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
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文学作品
C.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
这道题很多同学会容易误选D,正确答案是A。我们来看看这题怎么速答。我们发现文段前面是以分号联结的并列结构,最吸引我们的就是文段的最后一句话,而这句话是一个问句,有的同学没有理解好,认为这句话是想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是必然的因果关系,从而误选D。而这句话是说“是否意味着•••••••?”这就是一个不确定的语气,是一个没有确定答案的疑问句,而不是反问句。而只有A选项是不确定的语气,提到“可能使”。因此正确答案是A。如果这句话表达成“难道这不正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吗?” 那么就变成一个反问句,意思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那么D才可能是答案。
例2 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 天,小月定为29 天,一年有9 个月,即354 天,比阳历年少了8 天多。怎么办呢?在19 个阴历年里加7 个闰月,就和19 个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 年。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 )
A. 古代阴历中闰月设置的规律与作用
B.中国古代历法在当时有先进水平
C.阴阳历调和问题在古代是个世界性问题
D.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异问题
这道题很多同学误选B。虽然文段最后一句话提到了“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 年”,但只是顺带提了一下。文段中醒目的问号,提示了我们是有问有答的设问句。中国阴阳历有差距,“怎么办呢?”之后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整个文段是围绕中国古代如何解决中国自己的阴阳历差异问题的。并没有把中国古代与古代希腊进行比较,所以答案应该是选D。
例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2008年定为“马铃薯年”,俗名“土豆”的马铃薯被联合国的专家们称为“隐藏的宝贝”。联合国用一种农作物命名一个年份,在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就是2003年——国际水稻年。今年的主角为什么不是“玉米”、“苹果”,偏偏是土豆这个深埋地下,不起眼儿的小东西呢?因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土豆。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土豆和水稻都是重要的农作物
B.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应引起重视
C.土豆被提到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
D.土豆潜在的巨大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
这道题只要抓住最后一句话中的问句,就会发现是一个有问有答的设问句,解决问题的答案很重要,“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土豆”,因此只有C选项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通过巧抓问号的方法很多言语题目能够迎刃而解。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希望考生们在最后几天备考中有意识地运用各种解题技巧,熟练掌握,才能在考试中真正做到游刃有余。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2013年国考笔试!
铁岭华图预祝广大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一举成“公”!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