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中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学中货币政策)
【导读】
宏观经济部分内容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难度极大的,而考试也是很容易考到的这部分,很容易混淆做法。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讲下二大政策之一的货币政策。首先来看下货币政策的含义,什么叫货币政策呢?央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维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经济政策。含义有两个考点:货币政策主体是央行, 也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其二,央行调控方式是通过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的考察方式大致分两类,识记性考察和理解性考察。货币政策分两类:一般性货币政策和其他货币政策。第一种识记性考察,直接背即可。比如一般性货币政策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其他政策工具主要指的是基准利率。
我们重点来看下理解性考察的内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和存款金融机构必须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顾名思义,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那么它吸纳存款之后如何盈利呢?很明显是通过发放贷款获取贷款利息。我们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含义来看,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比例提升的话,说明商行缴存到央行的钱较多,相应的放出的贷款较少。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想让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减少,抑制经济过热。
再贴现率指的是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用已同客户办理过贴现的未到期合格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行贴现时所支付的利率。可以简单理解为商行用票据向央行再换取现金时,所支付给央行的钱的利率,这就是再贴现率;之所以叫做再贴现率,是因为如果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叫做贴现率。那么如果经济过热,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较多的话,央行就会尽可能多的从市场上把资金回笼,就会多收钱少放钱。那么经济过热时,贴现率、再贴现率都会提高,当取钱时预付利率即手续费高时,客户会减少取款,这样央行便可有效调控货币流通量。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其实有价证券一般指的是国债。如果经济萧条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较少的情况下,央行会把国债从市场上买回来,把货币投放到市场,缓解经济萧条的情况。反之亦是如此。
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规定的存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那么商业银行所规定的存贷款利率都是围绕基准利率来定的,所以一般来讲当经济过热或经济萧条时央行通过调控存款和贷款利率来引导货币的流通。这个较为简单,大家结合生活中存款贷款的例子理解即可。
那么综上,当经济过热时,央行要尽可能的回笼货币,比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上调,再贴现率会上调,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为央行卖出有价证券回笼货币,提高基准利率。考察方式除了识记性之外,还可能设定一个场景,比如经济不景气时,货币政策如何运用。当然在经济学理论和实际的运用中货币政策非常复杂,我们的考试一般来讲更加侧重于简单的理论,大家重点知道经济过热或者经济萧条时期货币政策如何运用即可。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