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 > 行测天天练

    贫困村国家扶贫政策(扶贫打分)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4 03:01:19

    【相关背景】

    当前,各地大力推进精准扶贫,许多贫困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仍有一些贫困村在落实扶贫政策时“撒芝麻盐”,致使精准扶贫的政策效力被大大稀释。记者在山西的一个贫困村遇到这样一件事。去年村里用扶贫资金买了一批扶贫羊,本打算分给贫困户,让他们养羊脱贫。但村干部生怕分配不公引发矛盾,干脆全村每人分一只,剩下的又6人合分一只。结果仅大半年时间,这些羊就被村民们卖了一多半,没起到预期扶贫效果。(新华网 11月15日)

    【各方言论】

    @京华时报李思辉: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怎么能“广撒芝麻盐”,搞平均主义呢?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能因为怕事就和稀泥、吃大锅饭。那样做既是对扶贫政策的扭曲,更是对老百姓的不负责任。扶贫不是派发福利,不是想怎么分就怎么分,它必须符合规定、接受监督。尤其是在精准扶贫对象的确立、扶贫资源的发放上,必须严格依照规定执行,并将有关情况公诸于众,接受社会监督。符合条件的才能享受精准扶贫的政策,享受扶贫政策的贫困户也不能终日“躺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相反,得主动谋出路,否则就将受到舆论的谴责和制度的反制,这样才有的放矢。能否让数以千万的贫困人口摆脱贫穷,过上好日子,取决于政策执行者的勇于担事,取决于被帮扶对象的振作自强,取决于公众监督渠道的畅通。公众、政策执行者、贫困户,三者形成一个相互咬合的闭合的环,扶贫才能遵从规律、有效运转,才不至于出现类似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闹剧。

    @人民网蒋萌:贫困村用扶贫资金买羊均分,从一个侧面表明,某些上层管理者只负责给钱,基层村干部不具有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在资源分配上缺乏公信力,村民则是自私自利、不患寡患不均。如果扶贫资金被这样花掉,不可能形成产业与规模效应,无法实现“造血”功能,只能沦为“零花钱”。说到底,扶贫不能光给钱,精准扶贫有多方面工作要做。有关方面应当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拿出因地制宜、符合贫困户实际的脱贫项目与举措,同时给予技术指导,还要在农产品销售上牵线搭桥,在资金使用、项目运转上强化监督。总之,扶贫必须“扶上马送一程”。扶贫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的是扶贫者的能力与责任心,脱贫需要贫困户自立自强、付出心血汗水。扶贫与脱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来不得糊弄与敷衍,光摆困难、不去实干,怎会有好结果?

    @鲁网张莹:其实在扶贫工作中,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有些村里的贫困户与大多数村民的贫富差距不是太大,一些基层干部为了避免矛盾的产生,就在精准扶贫的政策上搞起了“平均主义”。做“大锅饭”给村民,大家平均分配,谁也不要觉得有偏见。究其最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因为某些干部不能担事。

    所谓精准扶贫政策,仅仅是“精准”二字就道出了政策的最基本要求。像这样的“大锅饭”,既对精准扶贫起不到任何效果,也会增加村民之间的矛盾,令政策无法落实到实处。贫困户由于帮扶不到位不能脱贫,非贫困户也许又可以发现新的致富机遇,这样反而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

    要想让“精准扶贫”落地,就要做到瞄准扶贫对象,该帮扶的坚决帮扶,不该帮扶的不要帮扶。这就要求基层干部们勇于担起责任,不能怕麻烦,更不能怕得罪人。上级领导干部也要加强对基层村干部的约束和监督,避免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另外,各地都要对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对已“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给予帮助,为符合贫困户要求的家庭争取建档名额。坚决打破“大锅饭”的传统,严格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落实,这样不但不会出现重重的矛盾,也不会有政策实施不下去的现象发生。

    【参考解析】

    何谓“精准扶贫”?顾名思义,精准扶贫就是谁贫困就扶持谁,不允许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导致扶贫工作因“脱靶”而“放空枪”。脱贫攻坚贵在“精准”二字。精准扶贫一方面要精准找出贫困人口、贫困原因和脱贫的路子,在规定的时间内确保扶贫对象脱贫;另一方面要精准挑选出扶贫工作者,这绝不是揍数,绝不是乱点鸳鸯谱。“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地区、贫困居民而言,谁贫困就扶持谁,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然而,这些干部看似在认真推进政策,其实是某种程度上的推卸责任。更让人痛心的是资金到位的精准扶贫工作,却犯了形式主义的老毛病。一些地区在扶贫中怕“闲话”,怕“磨嘴皮子”,就打着“有福同享、利益均沾”的旗号,导致精准扶贫难以“落地”。 这违背“扶贫贵在精准”的指导精神,弱化了扶贫效果。

    说实在的,精准扶贫需要基层干部找准贫困户的困难所在,严格把扶贫资金花在贫困户身上,基层干部只要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大公无私,坚决把扶贫政策贯彻到底,相信群众也能够理解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而消除心中的误解。推动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基层干部们坚定不移的迎难而上,克服困难,完成2020年全国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别不信,这里真的有你最需要的东西!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