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申论应用文演讲稿格式(申论应用文发言提纲)
- ·下一篇文章:美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美国公务员的工资)
红色基因申论范文(概括红色基因的内涵申论)
[权威论述]
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习近平
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习近平
[深刻内涵]
基因,是生命生生不息的遗传物质,承载着生命的遗传信息;而红色基因是承载着革命先烈、共产党人优秀精神内涵的纽带,是传承共产党人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载体。
红色基因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就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就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就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归结为一点,就是伟大的抗战精神。
首先,红色基因的教育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精神支柱。一个人,倘若没有理想信念,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倘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丧失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就会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正是基于对共产主义和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才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
其次,红色基因的教育是艰苦奋斗的教育。井冈山所处的湘赣边界,因地处边陲,在经济上基本是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井冈山的物质生活如此艰苦,可红军战士没有怨言,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那首脍炙人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的红军歌谣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三,红色基因的教育是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教育。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初期,中国革命正处于低潮时期,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的井冈山斗争实践中,以勇闯新路的大无畏气概,经过艰难的摸索和创新,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正确回答了这一根本问题,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能够开辟,能够成功,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之上的。井冈山革命道路的选择,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是我们党勇闯新路的第一次重大的历史性的行动,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之源。
最后,红色基因的教育是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教育。在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领导红军干部,发动广大群众,实行土地革命;除从根本利益上解决土地问题外,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坚定地依靠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因而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为战胜敌人一次又一次“会剿”、渡过一次又一次难关,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红色基因的重要性]
党的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党从井冈山时期开始培育和传承一系列优良的红色基因:一切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勇于创新、调查研究、艰苦奋斗等等。这些特质让我们的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脱颖而出,站到了历史的潮头。正是因为始终保持这些红色基因并不断赋予其时代新内涵,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挑战,凝聚民心群力,找到正确道路,不断取得新胜利。
党的红色基因是传承理想信念的“接力棒”。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决不是一代两代人能完成的,需要无数代人共同努力,代代相传。井冈山斗争培育的红色基因就如同“接力棒”,每一代人都跑好自己的“这一棒”,党的奋斗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党的红色基因是实现理想信念的“助推器”。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井冈山时期开始孕育的党的红色基因当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应新的历史时代的要求,红色基因在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要不断完善、充实和发展。不过,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也决定了必然有其不变的核心内涵。例如,没有党和人民的团结一致、甘苦与共的红色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无法在艰难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不断取得新胜利;没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红色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性事业就不可能取得突破和成功。这些不变的内涵仍将成为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助推器”。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