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网络文学著作权侵权案例(网络文学侵犯著作权案)
- ·下一篇文章: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意义(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是谁说的)
消费心理面面观题目(消费心理的题)
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依赖于文化生产投资和国内文化产品消费的强力驱动,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长期依赖投资的模式将不可持续,扩大国内文化消费成为拉动文化生产、促进文化产业持续走强的内驱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全国各地居民文化消费的具体状况如何?提升文化消费过程面临哪些问题和困难?怎样通过文化产业改革为国民创造理想的文化消费环境?由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网络文化工作委员会日前共同开展了对全国25个省(区、市)居民文化消费情况的调研,发布了《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基础性调研报告》,对文化消费市场运行规律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析。
哪些因素影响居民消费行为
【数据】《报告》统计显示,2002年后,中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一直处于5%左右的水平。从城镇居民消费和可支配收入之间、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和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仅为8.286%,意味着当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100元时,用于文化消费的支出仅增加8.286元。
那么,是什么因素在影响居民文化消费行为?
《报告》对受访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消费者的个体特征对文化消费支出有重要影响。
调查显示,不同性别的受访者在文化消费上的总平均花费相差不大,但男女对文化消费类型的偏好不同。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与其自身的受教育程度有关,受教育程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化消费观念。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个体在文化消费上支出更多,文化实践中投入的时间也更长。
个人的收入水平与文化消费支出大致呈正向关系,收入越低则文化消费也越少,收入越高文化消费也就越多。
文化消费习惯不同也影响着文化消费的支出。调查显示,有定期和稳定消费习惯的人在文化消费上的花费远大于无定期消费习惯的人。
说到最主要的文化生活习惯,上网和看电视仍然是最主要的选择。调查发现,看电视和上网在人们每天的文化实践活动中花费的时间最长,均占到40%以上;60%以上的城镇居民都有定期看电视和上网的习惯。
【观点】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列生:
文化产品对经济的影响相较于其他产品来说并不明显。我国的文化消费正处于起步较晚、发展空间巨大的成长阶段,要更加重视发挥文化消费相关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考虑如何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引导。
对文化消费和文化市场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文化生产者在这些知识支撑和信息参照中,自觉而非盲目地决定其投资方向、生产规模、产品供应方式乃至成本价格降低措施等;同时也有利于深入了解我国各地居民文化消费的具体状况,了解我国文化消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政策改革和发展。
什么阻碍了文化消费提升
【事例】正值寒假,北京邮电大学的大一学生张晨回到了东北家乡小城。令他不太适应的是,家乡的文化消费环境与京城差别很大:“北京随处可见报摊,在家想买张每天的报纸要去邮局才行。在学校时经常去书店和电影院,但家乡这些文化设施却相对较少,更不要说看演出和音乐会了,人们大都通过打牌、唱卡拉OK来打发业余时间。”
《报告》显示,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表现出不同的文化消费水平。《报告》对全国不同城市文化消费情况进行了综合指数排名,其中上海、北京、长沙名列前三位。
从区域上看,全国居民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差距不大,除了华中地区和西北地区居民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外,其他地区满意度一般,没有太大的区别。
除了各地由于消费环境、消费观念的差别造成的消费水平差异外,《报告》认为,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制约文化消费提升还存在两个关键性问题,即“没钱”和“没时间”。
“没钱”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首先,文化产品的单价明显与当前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占比不相符。这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文化产品的定位错位,把艺术精品等同于消费中的奢侈品,或者是利用不充分竞争市场中的垄断地位,人为制造了价格门槛,从而导致文化产品脱离了实际可支付需求。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市场尚处于培育期,部分文化项目缺乏规模消费人群,使得基本支出成本难以摊薄。其次,由于居民尚未形成长期、持久的文化消费习惯,尚未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认知,对于偶尔为之的文化参与和文化消费,往往无法做出正确的价格判断,低估文化产品的价格。
再看“没时间”,根据中国艺科所的调查统计数据分析,消费者之所以“没时间”首先是由于当前城镇居民的生活节奏日趋加快,日均可支配时间为2至3小时,而部分文化活动的时间(算上交通、人际沟通等附加时间)往往超过了2个小时,使得日常进行文化消费的时间无法保障。其次,该问题也源自消费者心理的因素。根据调研统计结论,不论采用何种交通方式,消费者希望到达文化设施的理想时间限制在30分钟之内,否则就很有可能放弃该项文化活动。而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覆盖密度,还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便捷到达的要求。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