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创作上异同?
- ·下一篇文章:海洋行政执法知识汇编
消防安全知识竞赛试题
全国消防安全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 )反应。
A.物理 B.化学
2. 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 )的阶段。
A.最不利 B.最有利 C. 较不利
3.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 )。
A. 窒息灭火法 B.隔离灭火法 C.冷却灭火法
4. 凡是在特级动火区域内的动火必须办理( )。
A.相关手续 B.许可证
C.特级动火证 D.动火证
5. 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 )。
A.纵火罪 B.失火罪
C.玩忽职守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6. 单位的消防档案,一般由 ( )部门管理。
A.行政 B.保卫
C.工会 D.办公室
7. 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施工的项目竣工时,( )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
A.必须 B.可以 C.应该
8.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工作,实行( )监督管理。
A.分级 B.分类 C.统一
9. 公安消防人员在灭火过程中,应当( )。
A.优先救人 B.优先抢救财物 C.优先灭火
10. 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我国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 )。
A.四组 B.五类
C.七种 D.三级
11.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 )。
A.储罐区内 B.储罐下
C.防护堤外 D.防护堤内
12. 新闻媒体应当( )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定期发布消防公益广告。
A.有偿 B.免费 C.有条件
13. 消防工作贯彻( )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A.谁主管、谁负责 B.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C.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4. 违反《消防法》,构成犯罪的,应( )。
A.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B.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5. 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须执行国家有关( )的规定。
A.消防安全 B.物资安全 C.劳动安全
16. 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 )。
A.只收灭火器材药剂耗损费用
B.收取所有费用 C.不收取任何费用
17. 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 )喷射。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18.我国的“119”消防宣传活动日是( )。
A.11月9日 B.1月19日 C.9月11日
19. 任何单位、( )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A.义务消防队员 B.个人 C.成年公民
20.我国目前通用的火警电话是( )。
A.911 B.119 C.110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文学常识积累(文学类知识) 作者:admin
行测常识判断考查题量大、范围广,是失分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其实,该类题型考查知识点仅在“知其然”的层面上,不是特别深入,所以破解此类题目应以积累为本。接下来,中公教育为考生们准备了文学常识中的一些“四”来扩充大家的储备。大家最为熟悉的应是“四大名著”,全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包
第2篇 拆穿了他的谎言(拆穿别人谎言的套路) 作者:admin
俗话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最重要的还是思考。公务员备考道路就是锻炼思维能力的道路,最终出头的肯定不是硬学的而是会学的。作为考验智商的终极题目——逻辑判断题,不知道杀死了多少学霸的脑细胞,伤害了多少学渣的小心脏。而其中的真假话问题,真是让多少痴心儿女真真假假分不清楚。当我们已经习惯了“一找二绕三回头”的方法,出题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又推出了更多更难
第3篇 让学生站在教育的中央(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作者:admin
申论范文: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历经千年依旧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也将教育的重性阐述的淋漓尽致。教育肩负着培训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能力、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能,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教育公平,是孔子、柏拉图等东西方仁人志士追求千百年的奋
第4篇 老旧小区改造难题多(老旧小区改造解决方案) 作者:admin
【导读】【热点梗概】9月20日,温州市政协十一届三十七次主席会议召开,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开展专题协商。记者从会议上获悉,目前,温州市已起草研究《温州市区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共11个小区列入新一轮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试点。
第5篇 四川公务员招多少人(2021四川公务员岗位热度及报名人数查询) 作者:admin
(记者周前进)记者昨日从四川省人事厅考试中心获悉,目前广元、泸州、眉山、自贡、巴中、资阳、内江等7市陆续公布了公务员招考计划,7市将招录596人,其中,广元、自贡和内江招考公务员今起报名。两种职位招录对象不同这7市的招考职位分为普通职位和特殊职位。普通职位主要面向200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