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环境评估(官员考核指标)
【相关背景】
近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在月度例行宏观数据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印发的多个涉及生态文明指标的考核,对生态环境质量等体现人民获得感的指标赋予很高的分值和权重。赵辰昕提到的生态文明指标考核,包括近期出台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以及发改委、统计局、环保部、中组部等基于此文件制定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等。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包含包括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等7个方面、其中资源利用权重占29.3%,环境治理权重占16.5%,环境质量权重占19.3%,生态保护指标权重占16.5%,增长质量权重占9.2%,绿色生活权重占9.2%。其中GDP增长质量权重不到资源利用、环境质量权重的一半,占全部考核权重不到10%。(2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各方言论】
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尽管有前车之鉴,但依然有官员急于求成,在“政绩焦虑”的驱动下,试图涸泽而渔,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提高生态环境的考核权重,降低GDP的考核权重,正是基于遏制部分官员政绩冲动的考虑。
人民日报:毋庸讳言,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处于高资源消耗的粗放水平。为了保持GDP高增长,有的地方、有的官员不惜大量消耗资源,听任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单位GDP能耗居高不下。“环境权重远超GDP”这一重要转变必将倒逼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因为选择“黑色经济”还是选择“绿色经济”,关键还在各级地方政府。而各级政府在现实中选择什么,则受考核制度的影响。但是,绿色考核指标的执行难度应该不小。之前联合国和我国都有绿色GDP的说法,但具体到操作层面统计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有些指标很难设置。这对有关方面是一种提醒,即在指标设置和统计方面还需不断论证和完善,只有科学合理、适合操作才能降低执行难度。
中国青年报:严重的空气污染,表面上来说是因为污染物排放过多,而根本上来说,与地方政府治污不力,甚至充当污染企业保护伞有关。官员治污不力或者说缺乏治污的动力,根本原因是唯GDP论的政绩观。
【题目预测】
对官员的考核指标中,GDP增长权重不到资源利用、环境质量权重的一半,占全部考核权重不到10%,导致一些人认为这样会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毋庸讳言,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处于高资源消耗的粗放水平。为了保持GDP高增长,有的地方、有的官员不惜大量消耗资源,听任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单位GDP能耗居高不下。对官员的考核,降低GDP的权重,并不是要忽视经济增长,而是要从追求数量扩张转向注重经济增长质量。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要质量就要放弃数量。其实不然,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并不矛盾,可以是统一的。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那些山水如画、空气新鲜、风景秀丽的地方,通过发展旅游业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有媒体报道,江西资溪坚持“生态立县”15年,拒绝可能破坏生态的工业污染项目,着力发展生态旅游,既保护了环境,又富裕了百姓,成为绿色发展的典范。
相反,那些不惜滥用资源、污染环境的地方,短期内是获得了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但是随着资源枯竭、空气污染、水源破坏等问题的严重,人口不断外流,投资者减少,最终也将失去增长的动力,陷入停滞。
尽管有前车之鉴,但依然有官员急于求成,在“政绩焦虑”的驱动下,试图涸泽而渔,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官员治污不力或者说缺乏治污的动力,根本原因是唯GDP论的政绩观。上级的考核评价就是指挥棒,指向哪里,官员就将奔向哪里。如果上级考核评价的主要标准就是GDP增长速度,GDP增长速度决定了官员任免升迁,关系到他的政治前途,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盲目引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甚至不惜充当污染企业的保护伞,就一点也不奇怪。不改变考核体系,就无法遏制牺牲环境换政绩的冲动,追求绿色发展就是缘木求鱼。提高生态环境的考核权重,降低GDP的考核权重,正是基于遏制部分官员政绩冲动的考虑。
在新的考核方式下,地方官员在推动辖区内的经济增长时,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增长理念。经济增长不仅仅是GDP总量的增加,还有资源的节约、生态的平衡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其次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的增长模式需要新的产业支撑,要综合考虑地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技术基础和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选择适合本地的产业,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结构。最后还要加大智力投入。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型、知识型、综合管理型人才的需求随之增加,这就要加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投入力度,谋求人才红利,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或许过不了多久,各地官员在谈到地方政绩时就不再一味罗列GDP数字,而是列出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和绿色GDP数字。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有望成为政绩观的新重点。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文学常识积累(文学类知识) 作者:admin
行测常识判断考查题量大、范围广,是失分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其实,该类题型考查知识点仅在“知其然”的层面上,不是特别深入,所以破解此类题目应以积累为本。接下来,中公教育为考生们准备了文学常识中的一些“四”来扩充大家的储备。大家最为熟悉的应是“四大名著”,全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包
第2篇 拆穿了他的谎言(拆穿别人谎言的套路) 作者:admin
俗话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最重要的还是思考。公务员备考道路就是锻炼思维能力的道路,最终出头的肯定不是硬学的而是会学的。作为考验智商的终极题目——逻辑判断题,不知道杀死了多少学霸的脑细胞,伤害了多少学渣的小心脏。而其中的真假话问题,真是让多少痴心儿女真真假假分不清楚。当我们已经习惯了“一找二绕三回头”的方法,出题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又推出了更多更难
第3篇 让学生站在教育的中央(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作者:admin
申论范文: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历经千年依旧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也将教育的重性阐述的淋漓尽致。教育肩负着培训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能力、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能,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教育公平,是孔子、柏拉图等东西方仁人志士追求千百年的奋
第4篇 老旧小区改造难题多(老旧小区改造解决方案) 作者:admin
【导读】【热点梗概】9月20日,温州市政协十一届三十七次主席会议召开,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开展专题协商。记者从会议上获悉,目前,温州市已起草研究《温州市区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共11个小区列入新一轮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试点。
第5篇 四川公务员招多少人(2021四川公务员岗位热度及报名人数查询) 作者:admin
(记者周前进)记者昨日从四川省人事厅考试中心获悉,目前广元、泸州、眉山、自贡、巴中、资阳、内江等7市陆续公布了公务员招考计划,7市将招录596人,其中,广元、自贡和内江招考公务员今起报名。两种职位招录对象不同这7市的招考职位分为普通职位和特殊职位。普通职位主要面向200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