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公务员广州考场考点(2021公务员考试广州考点)
- ·下一篇文章:尊重医疗(尊医重卫,共享健康)
如何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怎样才能做到严格执法)
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主观题重在考查考生对社会热点的思考、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事业单位考试网下面提供一道事业单位考试简答题,考生可用以训练自己的主观题写作能力。
【给定材料】
当前,领导干部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干预司法工作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会给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造成一定的困扰和压力。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是我国司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也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突破口。
2015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了《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中央政法委则印发了《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前者明确了记录制度、通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这三项制度紧密衔接、层层递进,形成一个完整而严密的预防权力干预司法的制度体系。有法律界人士表示:“规定的出台,给了一线司法者一把‘尚方宝剑’,今后可以更加坚定地对干预司法活动者说‘不’,真正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问题】
请你谈一谈,当前如何才能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参考答案】
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的制度创新,抓住了当前推进司法公正建设、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关键。当前,要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始终对宪法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该由自己行使的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其次,执法者在司法过程中,坚持秉公执法、刚正不阿、主持公道、匡扶正义,才能引导广大群众增强对法律的信任感,提高守法循义的自觉性,从而在社会上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最后,地方党委要注重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普法教育中,把法律制裁的力量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硬性的律令与柔性的规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起来,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利益问题、社会存在的焦点难点问题、需要法治解决的现实问题,从情理、道理、法理等多维度、多层次作出回应,唤醒人民的法治信心。
相信做到这些,法治政府、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建设一定会顺利推进。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文学常识积累(文学类知识) 作者:admin
行测常识判断考查题量大、范围广,是失分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其实,该类题型考查知识点仅在“知其然”的层面上,不是特别深入,所以破解此类题目应以积累为本。接下来,中公教育为考生们准备了文学常识中的一些“四”来扩充大家的储备。大家最为熟悉的应是“四大名著”,全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包
第2篇 拆穿了他的谎言(拆穿别人谎言的套路) 作者:admin
俗话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最重要的还是思考。公务员备考道路就是锻炼思维能力的道路,最终出头的肯定不是硬学的而是会学的。作为考验智商的终极题目——逻辑判断题,不知道杀死了多少学霸的脑细胞,伤害了多少学渣的小心脏。而其中的真假话问题,真是让多少痴心儿女真真假假分不清楚。当我们已经习惯了“一找二绕三回头”的方法,出题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又推出了更多更难
第3篇 让学生站在教育的中央(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作者:admin
申论范文: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历经千年依旧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也将教育的重性阐述的淋漓尽致。教育肩负着培训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能力、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能,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教育公平,是孔子、柏拉图等东西方仁人志士追求千百年的奋
第4篇 老旧小区改造难题多(老旧小区改造解决方案) 作者:admin
【导读】【热点梗概】9月20日,温州市政协十一届三十七次主席会议召开,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开展专题协商。记者从会议上获悉,目前,温州市已起草研究《温州市区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共11个小区列入新一轮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试点。
第5篇 四川公务员招多少人(2021四川公务员岗位热度及报名人数查询) 作者:admin
(记者周前进)记者昨日从四川省人事厅考试中心获悉,目前广元、泸州、眉山、自贡、巴中、资阳、内江等7市陆续公布了公务员招考计划,7市将招录596人,其中,广元、自贡和内江招考公务员今起报名。两种职位招录对象不同这7市的招考职位分为普通职位和特殊职位。普通职位主要面向200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