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公务员考试行测行程问题(行测行程问题公式)
- ·下一篇文章:整治车窗抛物的现象说说你的想法提出解决办法(如何整治车窗抛物作文)
弹性放学制度的利弊(弹性放学制度)
【导读】
本篇内容中公事业单位提供面试热点知识《弹性放学制》。
近日,在陕西安康市高新区第六小学推出了弹性上放学制度。“弹性上放学”具体是这样安排的的:分两个时段进行,7时30分至9时,可提前进校诵读经典,也可多睡一会儿9时到校;下午放学后,学生可选择延迟离校,从16时50分到18时,由学生自主选择兴趣小组和文体健身活动。这种做法在陕西全省公办小学中尚属首例。此制度的出台不但可以让孩子不用担心迟到问题,家长也不用那么操劳,但是也有不少家长和教师担心时间太过灵活不方便学校和家长管理。针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的主观想法不同,体现了认识的主体性。
一、知识介绍
认识具有主体性
认识具有主体性:主体在认识活动中自觉地将其自身因素即主体因素投入认识过程,融合或凝结于认识结果而使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主体属性。具体体现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例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月是故乡圆。
二、试题展现
1.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海的帮凶,能把你埋在大海的深处。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人的认识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制约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带有主体性特征
C.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必不相同
D.对同一确定对象的正确认识不止一个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对于同一件事物“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说明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影响人们的看法,带有主体性特征。A无体现。C表达错误,必不相同太绝对了。D表达错误,正确认识只有一个。因此答案选B。
三、考查形式
考察认识主体性的知识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是理解性的考法,一般是给出一段具体案例材料,让我们选出哪个选项体现“认识的主体性”。做题的技巧只要题干中有体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就可以选择,例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文学常识积累(文学类知识) 作者:admin
行测常识判断考查题量大、范围广,是失分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其实,该类题型考查知识点仅在“知其然”的层面上,不是特别深入,所以破解此类题目应以积累为本。接下来,中公教育为考生们准备了文学常识中的一些“四”来扩充大家的储备。大家最为熟悉的应是“四大名著”,全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包
第2篇 拆穿了他的谎言(拆穿别人谎言的套路) 作者:admin
俗话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最重要的还是思考。公务员备考道路就是锻炼思维能力的道路,最终出头的肯定不是硬学的而是会学的。作为考验智商的终极题目——逻辑判断题,不知道杀死了多少学霸的脑细胞,伤害了多少学渣的小心脏。而其中的真假话问题,真是让多少痴心儿女真真假假分不清楚。当我们已经习惯了“一找二绕三回头”的方法,出题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又推出了更多更难
第3篇 让学生站在教育的中央(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作者:admin
申论范文: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历经千年依旧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也将教育的重性阐述的淋漓尽致。教育肩负着培训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能力、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能,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教育公平,是孔子、柏拉图等东西方仁人志士追求千百年的奋
第4篇 老旧小区改造难题多(老旧小区改造解决方案) 作者:admin
【导读】【热点梗概】9月20日,温州市政协十一届三十七次主席会议召开,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开展专题协商。记者从会议上获悉,目前,温州市已起草研究《温州市区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共11个小区列入新一轮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试点。
第5篇 四川公务员招多少人(2021四川公务员岗位热度及报名人数查询) 作者:admin
(记者周前进)记者昨日从四川省人事厅考试中心获悉,目前广元、泸州、眉山、自贡、巴中、资阳、内江等7市陆续公布了公务员招考计划,7市将招录596人,其中,广元、自贡和内江招考公务员今起报名。两种职位招录对象不同这7市的招考职位分为普通职位和特殊职位。普通职位主要面向200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