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 > 行测知识

    行测一拖五是什么题(行测一拖五做题策略)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4 12:52:50

    自2017国考在行测题目中设置了一拖五的朴素逻辑之后,大家对它可谓又爱又恨,尽管正确率会比较高,但是有过做题经验的小伙伴也知道考试过程中时间的重要性,五道题,平均的做题时间为8min,按照我们对于逻辑分值大概的估计,时间与分值二者之间并不成比例,所以如何在把握正确率的同时提高做题的速度呢?在这里分享一下中公教育专家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第一步:分析材料,找突破口。一般而言,这类题目比较好判定,基本不需要问法,看形式就能够知道这道题是朴素逻辑的问题,然后特别重要的,在看材料的过程中,要依据它的核心思维——突破口法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两个维度:确定项和关联项。一方面,确定项更多的指对某一主体具有属性的肯(否)定的判定,例如‘甲(不)来自A国家’;另一方面,关联项更多的指出现次数多、关联性强的选项,这种方法如何应用呢?请看下面的例题:

    【例题1】大学毕业的张、王、李、赵4人应聘到了同一家大型公司,每人负责一项工作,其中一人做行政管理,一人做销售,一人做研发,另一人做安保。

    已知:

    ①张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②王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研发;

    ③如果张没有做研发,那么赵也没有做行政管理;

    ④李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⑤赵不做研发,也不做安保。

    由此可以推出

    A.张做销售,李做研发 B.赵做研发,李做销售

    C.李做销售,张做研发 D.李做研发,赵做安保

    【答案】C。中公解析:本题为朴素逻辑的问题,先找突破口,各项都是确定项,来找出现次数多的关联项,行政管理和安保出现的次数较多,结合①②④句可以,做行政管理的是赵,再结合③句,利用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否后否前),可知张做研发,排除A、B、D项,可确定C为正确选项。

    对于这一类型的题目,找到突破口后可谓秒秒钟就解决了!

    第二步:排除法。排除法绝对是个通用版的神技,很多类型的题目都有它的出现,朴素逻辑也不例外。将题目的内容与选项比较,排除不符合选项,也许这道题就这么愉快的做完了。目前而言,在17年、18年国考的1托5的朴素逻辑中,第一道题都是用的这种方法,怎么用呢?

    【例题2】某办公室有王莉、李明和丁勇3名工作人员,本周有分别涉及网络、财务、管理、人事和教育的5项工作需要他们完成。

    关于任务安排,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①每人均需至少完成其中的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只能由一人完成;

    ②人事和管理工作都不是由王莉完成的;

    ③如果人事工作由丁勇完成,那么财务工作由李明完成;

    ④完成教育工作的人至少还需完成一项其他工作。

    到了周末,3人顺利地完成了上述5项工作。

    以下哪项的工作安排符合上述条件()

    A.王莉:管理、网络;李明:教育、人事;丁勇:财务

    B.王莉:教育、财务;李明:人事、管理;丁勇:网络

    C.王莉:网络;李明:人事、管理、财务;丁勇:教育

    D.王莉:网络;李明:教育、管理;丁勇:人事、财务

    【答案】B。中公解析:由②可知,王莉不完成管理,排除A项;由③句可知,当丁勇完成人事,李明完成财务,D项不符合,排除;由④可知C项错误,排除,这道题确定B项为正确答案。

    第三步:假设法。这种方法算是最后的绝招,虽然可能速度会慢一点,但是正确率极高。假设突破口项为真(假),依据题干推理,如果推理过程符合题干内容,则假设正确,反正假设错误,即突破口项为假(真),再进行推理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例题3】某学院在开学之初,利用4天时间开设了哲学、逻辑、数学、统计、宗教、历史和艺术7门课程让学生试听。每天上午、下午各一门。除一门课程可以开设两次之外,其他课程均不重复。这4天的课程设置还须满足以下条件:

    (1)艺术课程至少有一次安排在第3天;

    (2)数学课程只能安排在逻辑课程的次日;

    (3)第1天或第2天中至少有一天安排统计课程;

    (4)哲学课程与数学课程或艺术课程安排在同一天;

    (5)开设两次的课程不能安排在同一天,也不能安排在第3天,其中一次要安排在第4天。

    逻辑课程不能排在第几天()

    A.第1天 B.第2天

    C.第3天 D.第4天

    【答案】B。中公解析:假设逻辑安排在第二天,依据(2)可知数学在第三天,再结合(1)可知第三天为数学和艺术,由(2(5))可以数学、艺术不可能安排两次,结合(4)哲学无法安排,即与题干内容矛盾,则逻辑不能出现在第2天,因此B项为正确项。

    看完中公教育专家的介绍,大家是否对行测朴素逻辑充满了信心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中公教育祝大家取得理想的成绩。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文学常识积累(文学类知识)    作者:admin

       行测常识判断考查题量大、范围广,是失分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其实,该类题型考查知识点仅在“知其然”的层面上,不是特别深入,所以破解此类题目应以积累为本。接下来,中公教育为考生们准备了文学常识中的一些“四”来扩充大家的储备。大家最为熟悉的应是“四大名著”,全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包


      第2篇    拆穿了他的谎言(拆穿别人谎言的套路)    作者:admin

       俗话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最重要的还是思考。公务员备考道路就是锻炼思维能力的道路,最终出头的肯定不是硬学的而是会学的。作为考验智商的终极题目——逻辑判断题,不知道杀死了多少学霸的脑细胞,伤害了多少学渣的小心脏。而其中的真假话问题,真是让多少痴心儿女真真假假分不清楚。当我们已经习惯了“一找二绕三回头”的方法,出题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又推出了更多更难


      第3篇    让学生站在教育的中央(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作者:admin

       申论范文: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历经千年依旧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也将教育的重性阐述的淋漓尽致。教育肩负着培训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能力、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能,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教育公平,是孔子、柏拉图等东西方仁人志士追求千百年的奋


      第4篇    老旧小区改造难题多(老旧小区改造解决方案)    作者:admin

       【导读】【热点梗概】9月20日,温州市政协十一届三十七次主席会议召开,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开展专题协商。记者从会议上获悉,目前,温州市已起草研究《温州市区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共11个小区列入新一轮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试点。


      第5篇    四川公务员招多少人(2021四川公务员岗位热度及报名人数查询)    作者:admin

       (记者周前进)记者昨日从四川省人事厅考试中心获悉,目前广元、泸州、眉山、自贡、巴中、资阳、内江等7市陆续公布了公务员招考计划,7市将招录596人,其中,广元、自贡和内江招考公务员今起报名。两种职位招录对象不同这7市的招考职位分为普通职位和特殊职位。普通职位主要面向200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